主頁 社論 疫情下的J型曲線

疫情下的J型曲線

古步毅*

經濟復甦是經濟學中經常討論一個的議題。經濟周期交替更迭,要實現經濟復甦,就必先經歷觸底、淘汰冗餘產能、產品和銷售模式創新、調整資金等一系列的過程。這也是如今美國正面臨的處境,亦是歐洲戰略正在面臨挑戰的地方。

這項經濟復甦需要透過向市場注入國家資金完成。疫情後第一個立杆見影的影響是:經歷J型曲線。崇尚開放市場自由主義的聲音,一時間靜了下來。凱恩斯主義的國家干預學派再次冒起頭來—縱使有些諷刺,但這是計劃經濟與自由經濟調和下的結果。

其實這樣的經濟局面早早便能預示出來,不少面臨窘境的公司企業一直在等待政策出台和銀行開放資金。尤其是在歐洲,官僚的文化繼續讓國家庫房和金融體系得到優待,反而,讓私人公司企業,特別是中小企,受制於僅剩下的資金—最終獲分配的資源總是很少。這個問題時至今日仍在歐洲社會廣泛熱議—不過太遲了,一切已經拍板定案了。

在美國,情況不太一樣。承包私人債務是美國商業文化的一部分,銀行習慣於承擔風險來提振經濟。因此,美國的經濟復甦速度會更快、更有效。

在中國,所面對問題又是不一樣。計劃經濟是政治文化的一部分,中國傾向於將國家資本注入那些靠近權力核心的國營或私營企業。中國所面臨的新問題是,西方國家對其經濟國際化的封鎖。國內經濟穩住了危機,但這種增長是有限度的,而且,仍會影響到其過剩的國內商品和服務出口的戰略利益。這是如今中國面臨的最大挑戰:需要找到辦法再次讓國際社會接受其全球增長,就像過去二十年一樣,甚至現在更有迫切性,讓飽經疫情後仍能實現J型曲線的經濟復甦。

*《澳門平台》社長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