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看,澳門的路網建設與規劃前瞻性不足。例如東方明珠一帶的路段,過往眾多議員、市民曾指出新城A區地段因車道狹窄而不時湧現「長長車龍」。當局雖投放人手疏導,優先放行前往新城A區車輛,但通往關閘方向的車隊則逐漸堵塞,甚至在非高峰時期出現「站站停」。此外,每逢高峰時段,高士德各段必會出現惡劣的交通狀況。當局加派人手管理秩序,但情況並不見好轉,對警察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
特區政府可以考慮在全澳的主要道路及重點堵塞處,提前設立電子警示牌,用不同色彩表示前方道路的擁擠程度,提示駕駛者全澳道路的擁擠程度,以提前幫助其他駕駛者更好地規劃出行路線。
智慧交通包含巨大潛力,若採取實景系統檢測路面狀態,從「人眼」轉變為「天眼」,在後台監控並預測車流尖峰,提前聯動周圍智慧交通燈,便可降低車輛在路口的等待時間,也有助於提高市民的出行效率和體驗。內地城市多個城市已經應用智慧交通系統。例如上海,如無特殊情況則無需增設人手現場管控龐大車流。除了使用「人手轉燈」緩解交通擁堵的難題,澳門當局還需要考慮引入天眼實景等道路監測系統,通過大數據「雲」來提高整體交通效率,真正實現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建設,同時也能夠降低交通警察分流交通時在道路上的安全風險。
總體而言,政府在提前規劃交通路網、紓緩交通擁堵上扮演關鍵角色。為更好建設智慧城市,減少交通「堵點」,當局可以考慮與科技企業、高校合作,整合各方資源以構建更全面、更高效的智慧交通平台,從而減少人力資源的投入。
*澳門公職人員協會 Associação dos Trabalhadores da Função Pública de Macau
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Português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