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社論 體育精神

體育精神

周俊元*

東京奧運會比賽正進行得如火如荼。本週,香港隊的張家朗在男子花劍個人項目勇奪金牌,這是香港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後奪得的第二面金牌,引起網上熱烈討論。

由於歷史原因,與香港一海之隔的澳門,一直未能以「中國澳門」的身份參與奧運會,而本澳的運動員亦未能踏足奧運舞台。然而,本澳政府對體育的支援不斷投入。翻查資料,特區政府的體育基金,在2020年資助各體育總會、學校、個人等共1.06億元。資助內容包括聘請教練、外出集訓及比賽、裝備器材。

錢花了、器材買了、教練聘請了。然而,澳門運動員對目前本澳體育的發展,又有何感想?筆者所認識的運動員朋友,均慨嘆香港運動員奪金背後的支援,包括裝備器材、高水準教練、社會氣氛等方面,澳門仍處落後階段。以劍擊為例,整套的裝備價值近1萬元,有運動員訓練到磨穿鞋也要繼續穿着比賽。政府的資助,到最後落到運動員的手中,中間扣了多少層?

體育,是凝聚社會團結的重要力量。澳門的運動員雖然無法參與奧運,但在其他運動會,看到澳門運動員奪標,也難掩興奮心情。本澳各體育總會受政府大量公帑資助,所製出來的澳門體育精神是甚麼?這很值得社會思考。

*《澳門平台》中文編輯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