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當恐懼變成現實

當恐懼變成現實

特朗普上任美國總統後,迅速向全世界表明,無論他的選舉承諾人們同意與否,都是會兌現的。在這些措施中,對全球影響最大的無疑是他簽署的一項行政命令,對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進口產品加徵25%關稅、對來自中國的進口產品加徵10%關稅。這三個國家合計佔美國進口的40%以上。

古澤霖 Guilherme Rego *

在雙方承諾加強邊境管制和打擊非法移民的談判後,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加徵已暫緩執行30天,但無法保證這些外交努力足以勸退華盛頓。至於中國,緊張局勢已經升級:北京堅持芬太尼危機基本上是美國的問題。中國的這種堅定立場,加上對美國科技公司的對等關稅和增加門檻的威脅,再次將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國家推向了碰撞的軌道。根據《中國日報》的報導,特朗普正在「製造一個雙輸的局面」。真的是這樣嗎?

特朗普的政策雖已不再令人震驚,但仍會繼續對全球產生影響。「美國優先」的口號可能超越保護國內經濟的範圍。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數十年來所建立的國際關係,而威脅對歐盟徵收新關稅也立即在布魯塞爾引起迴響,使歷史盟友之間的距離只會越來越遠。

誠然,在所有受影響的國家中,美國相對而言是最不依賴貿易的國家,但其他國家的報復不會只有徵稅:其產品將需要賣到其他市場滿足消費需求,如果其他市場開始對美國產品徵稅,那其他國家的產品價格將會更具競爭力。

儘管威脅有所反擊,但中國政府尚未採取行動,這顯示中國較2018年的時候更加謹慎。現時中國國內消費遠低於上次貿易戰的時期,經濟較易受出口影響,這不利於採取劍拔弩張的策略,但現時美國的策略也可能最終對中國有利。

美國堅持推行對抗和疏離的策略,最終可能會使她想要遏制的對手變得更強。

這就是特朗普面臨的問題:進口減少也意味著出口減少,因為其他市場會尋找替代品。對外界較低的依賴意味著對其影響力減少,也就意味著對外界的影響力降低,從而削弱了美國的談判能力。最終,當美國選擇退出或削弱對國際組織的參與時,美國的損失最為嚴重,因為這些組織成立的目的是為了服務更廣泛的利益,而不僅僅是美國的利益。退出《巴黎協定》、連續威脅退出其他機構以及與世界貿易組織的爭端,都說明了孤立政策如何削弱美國的全球影響力。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已經強調了特朗普擔任總統為其他大國帶來的機會。中國是少數可以在與歐盟多方面的關係上取代美國的國家之一,特別是在商業和工業方面。就歐洲而言,需要知道如何玩好這場遊戲,因為在特朗普的上一次任期中,很明顯顯示中國始終是取代美國的選項。

美國堅持推行對抗和疏離的策略,最終可能會使她想要遏制的對手變得更強。對邪惡的恐懼,最終會使我們陷入邪惡的陷阱。

*《平台媒體》 執行總監

 

 

Tags: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