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往績,這個宣稱在加沙永無止盡的惡性循環必須終結的人,也會為肆意發展的創科所帶來的破壞大開方便之門。熱情不能凌駕審慎,進步不能越過道德。這一次,我們知道風險,而錯誤可能無法糾正。
如果說20世紀教會了我們甚麼,那就是在創新的高峰期缺乏規範,其破壞力不亞於無知本身。社交媒體在表達自由與互聯互通的主張下不斷擴張,將我們帶入一個充斥著數位操控、侵犯私隱、政治兩極化與心理健康危機的時代。
生物科技在承諾神奇療效的同時,也帶來了無法避免的倫理困境,例如基因編輯無法達成共識,迫使我們面對人類定義受到質疑的未來。上述每項進展都受到讚嘆,並承諾世界會變得更好,但歷史已經證明,如果沒有保障措施,副作用可能會超過好處。
人工智能代表了一種新的模式。這與其他的技術發展不同,其本質不僅僅是改變生產流程或提高經濟效率;改變了人類自身力量的基礎,模糊了甚麼是屬於我們的創意,甚麼是已不再屬於我們的智慧的產物——這種智慧甚至已超越了我們。
放任人工智能發展的危險不僅僅是大規模失業、職位消失或加速社會失衝。這些影響,無論多麼毀滅性,只是更深層威脅的表面症狀:人類對自己命運的主宰權正在瓦解。
文明的每一次躍進都會帶來代價,而我們對這代價總是後知後覺,而代價也從未如此之高。
特朗普相信,取消對人工智能的限制就能釋放美國創科產業這神燈精靈,得償所願。但與此同時,他也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而且,他希望他的盟友也能效仿
人工智能的真正危險不在於假想的敵意,而在於其冷漠。當先進的模型開始自主決策時,無論是在經濟、司法、國防或治理方面,我們將不再是主導力量。
如果演算法操控公共資訊,自由意志的概念就會變成幻覺。軍事方面亦然。大國已經搶先推出自動戰爭系統,研發不遵守道德規範、而是遵循最佳化與效率邏輯的武器,這些成果將由不理勝負的實體計算。
進步無限制的想法確實令人著迷,但歷史已經教會我們要警惕其誘惑。認為規範會妨礙創新是一種幼稚的觀點,尤其是當這種技術能夠重塑現實。
沒有限制的進步不是進步,而是在黑暗中的躍進,是自願向混亂投降。特朗普相信,取消對人工智能的限制就能釋放美國創科產業這神燈精靈,得償所願。但與此同時,他也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而且,他希望他的盟友也能效仿。
如果沒有一個全球性的控制架構,沒有明確的道德原則和剎停措施來看守我們自己的熱情,我們就有可能目睹人類最大的悲劇。
*《平台媒體》 執行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