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文化 中樂演奏職業發展蹣跚前進

中樂演奏職業發展蹣跚前進

羅嘉華

今年的澳門國際音樂節已接近尾聲。享受精彩節目的同時,也讓人關注本地音樂事業發展。就中樂而言,澳門長虹音樂會理事長廖玄表示,本地的中樂職業樂團只有一個,中樂專業的畢業生回澳後難以找到對口工作,大多只能擔任中樂老師,甚或改而從事其他職業。另邊廂,有年輕人自組新樂團,雖然團員都是兼職,但希望逐步開拓更多可能性。

澳門職業樂團少 畢業生難找對口工作

長虹音樂會扎根澳門逾四十年,是以普及推展中樂為宗旨的民間社團,每年舉辦不少演出。理事長廖玄指,近年有不少年輕成員中學畢業後選擇在大學修讀中樂專業,部分更是名校如北京中央音樂學院,但澳門的職業樂團只有文化局的澳門中樂團一個,學生畢業回澳後想以演奏維生並不容易,大多只能從事教學工作。「都是謀生的職業,但如修讀的專業是演奏,教學就不算十分對口。」有些則逼於無奈,只能轉行或從事與中樂有關的兼職。
「玩音樂賺不了錢。很多時有些演奏得不錯的團員問我們,大學修讀中樂專業好不好,我們一定說好——音樂是好的,對人的性格、素質培養是好的,但在澳門想以此為職業時就要三思。社會的氛圍還未發展到那程度,讀音樂的人沒保障。」
他表示,在這樣氛圍下,人員也難免流失。他指,在澳門中學時已修讀音樂專業的學生是少數,其餘的以課餘學習為主,每年也會因為學生團員要到外地升學而流失不少成員,「起碼三分之二。」而自中小學已開始培養、大學非音樂專業的學生,升學後會否繼續練習也是未知之數。而不論大學是否修讀音樂專業,他們畢業回來後因為生活或各種原因,不一定會繼續回到協會參與排練,「現在回來的都是我們自細看着他長大的。」同時,受疫情打擊,政府緊縮開支,預料明年開始給予藝團的資助亦會被削減。「想辦幾場音樂會,可能獲批的場數會被減少,一些人的熱情或被打擊。」「在澳門,藝術團體很難自己養活自己。」

自組新樂團 望開拓機會

另邊廂,一班年輕人自組新樂團,希望開拓中樂演奏機會的可能性。澳門風雅頌協會於2019年成立,成員只有十數個,但均是已學習中樂演奏多年,部分在大學時也是主修中樂相關專業。會長梁仁昭表示,留意到本地很多年輕人有接觸過中樂,但一批本地的中樂專業畢業生回來後沒再從事中樂演奏相關活動。他認為,大學會修讀音樂的人都是對音樂有興趣有熱誠的人,他們需要一個屬於他們的平台,於是他們幾位志同道合的年輕人一起成立「風雅頌協會」,以高水平的演奏與合作要求自己。「我們的目標是半職業、半專業化的中小型社團,聚焦定位並不是中樂,而是文化,所以現在主要做不同類型的傳統文化的結合。」
理事長張家寶表示,成立以來他們曾到大灣區表演,也接到一些本地活動的合作,例如今年9月的「濠江愛茶日」,以中樂與茶文化結合,10月也曾與蔚青舞蹈團聯合演出。「這些活動都會有收入。大家都是喜歡表演的,希望透過這些平台或藝文交流活動,成為我們一部分的收入來源。」
副理事長陳子健表示,類似的活動之前一些團體也有做,但他們並非長期合作,風雅頌協會則希望類似的結合可以延續、深化。另外協會本也計劃到歐洲及其他大灣區演出及交流,但因為疫情受阻,但未來仍會繼續開拓交流機會,「希望不要困死自己在澳門。」他又指,協會這一年的開支都沒有申請政府資助。「繼續下去的話,應該會越來越多機會,職業化應是有可能的。」張家寶補充:「我覺得現時先要做的是開拓更多平台去接納我們。」
「我們會演傳統作品,也會自己編曲和創作。我們希望連結更多的人、更多的組織、更多元素。能延續的我們會保留,同時我們會繼續開創。最理想是有一套或幾套節目可以世界巡迴,但要做到可能要二十至五十年,再往後要怎發展應是下一代的人去想,我們只是負責開創。我們在做的其實像拿着兩把斧頭走入森林不斷斬樹闖出一條路。前面是甚麼我們不知道,我們只知道要不斷闖,後面的人就會有路走。」梁仁昭說。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