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社會 鄭觀應公立學校的前路

鄭觀應公立學校的前路

一眾家長為子女報讀鄭觀應公立學校時,看重該校的三語教學模式(普通話、葡語和英語)。一些家長對本報表示,雖然學校的發展方向正確,但在推廣三語運用和多元文化上未有足夠措施。

今年四歲的Diego是葡萄牙人,就讀幼稚園中班。九歲的華人小童Fandy就讀小學三年級,他14歲的哥哥在同校就讀中二。至於八歲的Marilisa和六歲的Giovanni,他們的父母分別是意大利人和日本人,Marilisa就讀小三,Giovanni則在幼稚園初班。 此外還有Saturnino和他的妹妹Filumena,他們的父母分別是尼泊爾人和土生葡人。這些小朋友都在鄭觀應公立學校就讀。
他們的父母擇校時相信該校能夠推動多語教學和多元文化。在建校六年後的今日,對於這所全澳唯一由幼兒教育到中學教育都提供普通話、葡語和英語教學的學校,家長們有了更大的期望。
Diana Masada 稱,當初選擇鄭觀應公立學校是因為覺得該校獨具特色,符合澳門所需,但他對學校近年的發展頗有微言。「我們對中文學校有種成見,認為他們非常嚴格,學生課業相當繁重。我當初知道了這個項目後就被它吸引了。」 她說當初希望兒子學習中文,是因為中文是澳門最廣泛使用的語言,希望兒子融入本地社會,不是只在葡萄牙文化或國際環境中成長。
多語教學同樣吸引數年前為子女Marilisa和Giovanni選擇學校的Coco Dell’Aquila。她是一名日裔商人,與意大利裔的丈夫在澳居住了八年。「我們不是土生土長,覺得學習普通話非常重要。學校提供中文、葡語和英語教學。對公立學校來說,我們沒有更多的要求。政府提出這個倡議、創立了這個項目,我們覺得這是非常不得了。」
土生葡人Elfrida Faria和尼泊爾籍的丈夫同樣被多語教學的特色所吸引。他們在家中講英語和一些廣東話,希望子女可以學習普通話和葡語,但隨著這個實驗項目推進,他們有了其他期望:「我希望子女在一個愉快輕鬆的環境成長,分數不是重要考慮。」
該校的家長會會長鍾結紅表示, 她的親戚們當初極力建議讓其兩名兒子(Fandy和Ducker)學習澳門的兩種正式語言。「澳門大部分私立學校都沒有葡語課。我相信鄭觀應公立學校能為他們在澳門帶來好的發展前景。」她稱,她沒有選擇葡文學校,是因為希望兒子也能接受中文教育。「我不會說葡語,如果全葡語教學的話,可能會有溝通問題。」
優點與缺點
鍾結紅指出:「非常重要的一點是,這間學校關注加強學生的葡語能力。如果你說有什麼缺點的話,可能就是這裏的學生,比起其他學校的學生或許會少了一點的英文課。」
Coco Dell’Aquila表示,她當初有點擔心Giovanni的葡語水平,因為他不像姐姐般在葡語教學的魯彌士主教幼稚園就讀,但她的憂慮很快就被打消,學校在本學年起,於小一和初一推行中葡雙語班,Giovanni就是在雙語班就讀。
她說:「他們能夠流利使用三種語言,亦會日語和意大利語,我和丈夫都會講我們自己的語言。我以前沒有想過我的小孩會講普通話,現在這是他們的第一語言,然後還有葡語。」
她對學校的教學予以肯定,最重要是語言的多樣化和學校的環境。「比起國際學校,這樣的環境更加穩定,那裏的外籍人士都是來了又去,建立的友誼通常會很快完結。在這裏,他們接觸到多元文化和多語言的環境,由於他們與本地小朋友一同學習,他們亦能與本地文化緊密接觸。」
Diana Massada讚揚學校設施一流,教職員盡責,與校方溝通暢順,會議都有葡語或英語傳譯,學校也會支援遇上困難的學生。
不過,例如對葡萄牙人和西方人而言,這裏還是不時會帶來文化衝擊。她說:「這些『衝擊』來自父母,而不是小孩,小孩能夠輕易適應周邊環境。我們則有一種思考結構,以自身的思考模式看待事情。在他們這些歲數,我們不擔心其能否寫作或閱讀,但我的兒子已經懂得寫作,而且有作業,這是我們要面對的事。」
「正如一名華人母親對我所說,這是一所中文學校,但對華人學生來說更加靈活,壓力較少,對我們來說,則是比起我們所適應的多了一些壓力。」
João Palla 的兒子因為母語不是普通話而感到困難, 父母在他小五時將他送到葡文學校。他說:「從課業要求和語言能力要求而言,小五比小四都有很大提升。 他感到失落,我們也是,因為我們不能為他提供協助,因此將他轉到葡文學校。」
不過,在鄭觀應公立學校的4年在已經在他身上留下印記,除了中文講寫能力,他亦與華人同學相處得很好,「現在依然珍惜」,對世界有不同的看法 - 「[他擁有]我們的世界和華人的世界,沒有說一定要分別彼此,或者選擇站在哪邊。」
他說兒子在經過困難的四年後,鍛鍊出更強的韌性。「這不是因單單因為語言,同時是因為長課時和每日繁重的功課。」
Diana Massada一直都在作出調整配合需要,但承認對此有些擔憂。
「我擔心他會失去靈活思考和批判思考的能力,中文學制最令我擔心的是,中文學校的教學方法很少關注批判思考。」
她同時擔心學校對葡語學習缺乏要求,因為該校當葡語為外語來教。「對於母語是葡語的學生來說,這會令他們缺乏學習動力,難以進步。」
有待改進
Diana Massada 認為,學校並非其宗旨所建基的多元文化環境,以葡語作為「第二語言」就是問題之一。 「如果觀察該校不同國籍學生的數字,我們會見到這方面有所減少,最近兩年尤甚,學校推行了一項政策令其他國籍的人士卻步,首先就是在面試時將葡語排除在外。」她認為這些改變並不恰當,於是聯合其他家長與學校高層溝通,並且去信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表達憂慮。
校方當時表示,面試不再使用葡語,是因為要評估學生在該校主要授課語言(普通話)的水平。
Diana Massada理解這種講法,但是不表同意。「這不應該在一個15分鐘的面試進行,面試時小朋友不懂用他們不認識的語言溝通,最終只會令他們無法入讀該校。葡語是學校的一部分,亦是特區的正式語言之一,這個項目又被視為一種雙語教學模式,因此不使用葡語是自相矛盾。」
Diana Massada強調,如果不一開始就建立多元文化的環境,之後就難以做到這點。「如果你不在幼兒教育推行的話,在小學才開始就會更加困難。從道理上來說,在學校的下個階段,亦即小學教育階段,不會有葡萄牙或外籍社群的人士報讀該校,因為他們當初就無法入讀學校的幼稚園。」
在內地出生的鍾結紅以兩名兒子為例,認為學校達到既定目標。她指大兒子能夠運用三種語言,小兒子的普通話亦令人滿意,「發音比我更加標準」。至於葡語和英語,她認為現在評估小兒子的水平還是為時尚早。她滿意兒子在學校接觸到多元的文化。「除了中國人同學,他們還有來自其他國家的同學,包括葡萄牙、法國和菲律賓。」
下一步改善
不過,鍾結紅亦指出:「學校應該增加葡語口語課,積極鼓勵學生在課堂以外講葡語。」
Elfrida Faria認同學校有改善空間,例如是老師的質素、教材、教學環境和與校方管理層的溝通,但他亦指學校為學生提供了有效的機會,讓他們在多元文化和多語言的環境成長,學習尊重其他文化。João Palla強調,項目必須得到更多葡萄牙人信任,才能達到推動多元文化的目標。「學校要為學生做好準備,葡萄牙學生的葡語科目要有葡萄牙老師授課, 這樣教學效果就會截然不同。」
Diana Massada 認為,學校如要真正成為多元文化的環境,就應該要有20%至30%非華人學生,「華人必然會是這裡的大多數」。
她指最近幾年的課程,令她對學校的目標有所質疑。「如果華人缺乏來自其他國家的同學,他們就很難有機會練習葡語。所謂雙語能力,並不只是翻譯字句,而是一套整全的文化框架和理解另一種語言的能力。學校現時的政策令這個多元文化和雙語教學的項目有所折損。」。
Diana Massada說,她明白推動多元文化和多語教學任務繁重,但說:「要不我們可以說,這並非項目的宗旨,我們毋須再做任何事情。但如果這是你的宗旨,你就要有所作為,展現出你正在向這個方向進發。我認為學校在面對這兩種取向時未能作出調整,也可能是它未能向大家表達它到底有何策略。」

蘇爔琳  01.06.2018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