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銀行業尋找基建投資「新模式」

銀行業尋找基建投資「新模式」

上週各金融機構在里斯本探討了一帶一路項目的新方案。澳門中葡基金承認,葡語國家在融資方面仍然面臨困難。

中葡合作與發展基金(中葡基金)董事長遲建新承認,在獲得融資和申請澳門中葡基金(資金達10億美元)資金方面,各公司仍舊面臨困難。

遲建新是新絲路協進會「智囊團」,上週五在里斯本舉辦的「一帶一路」金融研討會的發言人之一。
遲建新表示,「金融機構需要尋找新的金融模式」,並特別提到了小型項目的解決方案。他說,「在包括葡萄牙在內的許多國家,公司主要都是中小型企業。」
遲建新作出以上聲明的時間正值各方探討中葡基金籌集資金能力薄弱,希望改革任期和運作模式的時期。在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成立15週年之際,該機構的多位前領導人(包括羅茂德)於3月21日在澳門表示,該基金應「 回到原點」,回到其本職工作,而不是承擔風險投資的角色。
自2013年宣布成立以來,中葡基金僅為三個項目(分別位於安哥拉、巴西和莫桑比克)提供資金,總金額達3,500萬美元。在中葡論壇十五周年紀念活動上,秘書長表示最近基金增加了一個向巴西融資的項目。
秘書長未有透露項目內容及投資價值。本報嘗試了解詳情,但截稿前仍未回覆。
該基金通過股權投資進行投資,其任務是支持中國和葡語國家的企業在農業、能源、通信和工業等領域的合作項目。
該基金的主席在里斯本說到,「該基金可用於支持中國和葡萄牙的公司和機構。」儘管公眾目前對該機構的運作方式存在疑慮。遲建新表示不能在沒有得到北京辦事處事先批准的情況下透露相關消息。
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吳世偉(音譯)也鼓勵各與會者積極參與澳門中葡論壇和中葡基金的三方合作項目。這個持有澳門中葡基金80%股份的機構的負責人建議「系統規劃融資項目」,並建議建立一個補償機制以降低在不同地區投資的匯率風險。

風險與機遇

亞洲和歐洲各商業銀行和發展機構的代表均出席了「一帶一路融資(Financing Belt & Road)」會議,與會機構包括中葡基金,國家開發銀行,亞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歐洲投資銀行和中國銀行在里斯本的分行。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副行長丹尼·亞歷山大本計劃出席會議,但最終只是發送了一段視頻信息。這亞投行高層邀請各葡萄牙商人參加在孟買召開的亞投行下屆年會。印度是從這個由中國倡議創建的多邊機構中獲得資金最多的國家。
亞洲開發銀行去年初統計,亞太地區基礎設施的需求缺口約為26萬億。亞洲開發銀行是已經與亞投行合作開展項目的機構之一,這些項目改善了區域連通性,為一帶一路倡議奠定了基礎。歐洲投資銀行也與亞投行在此領域展開了合作; 世界銀行尚未有行動。
世界銀行歐洲區代表Mario Sander說,「這不是第一次有人提出這個想法」,他指出與中國類似的舉措正在鋪陳之中,例如由歐盟委員會主席動員的歐洲容克計劃——致力於改善歐洲基礎設施。
他指出「兩者的概念並非完全不同,存在一個極大地差別,即規模」,並點出了一些對中國倡議的疑慮:目標投資國的風險和在融資過程中所產生債務的可持續性。
這位世界銀行官員警告說,「並非負面觀點,但必須認真思考這些問題」;許多分析師認為世行是亞投行想要推翻的機構——為了推行由中國發起的運營模式。儘管如此,世界銀行仍表示正在研究一帶一路項目共同融資的可能性。 Sander認為,目前要發揮「監督作用」並開展相關研究。他說,「我們正在幫助中國政府。」
歐盟投資銀行葡萄牙分行領導Kim Kreilgaard表示,在歐盟投資銀行的主持下,歐洲投資基金(EIF)已經與絲路基金(北京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成立的基金)共同投資相關項目。歐洲投資基金(EIF)和絲路基金各出資2.5億歐元用於聯合融資機構。
到目前為止,歐盟投資銀行並沒有在亞洲提供融資,而亞洲此前則是通過發行債券等模式進行借貸。去年,該大陸的融資需求提升了25%。歐盟投資銀行的大部分資金留在了歐盟(700億歐元),拉丁美洲和聯盟以外的地中海國家獲得的金額較小(每個地區20億歐元)。
Kim Kreilgaard還談到有必要找到一種新模式以取代融資發展的想法,根據聯合國倡導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來分配資金。

紀美麗  29.03.2018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