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東帝汶 如今只差油氣田

如今只差油氣田

條約中最具影響力的或是劃分東帝汶和澳大利亞的邊界。邊界線在附件A中為綠色,並沿著14個組成U形的點繪製。這一邊界線曾經標誌著一種爭端,爭端不解決意味著澳大利亞持有預計屬於東帝汶的50億美元的收入。

這是東帝汶支付的一張發票,因為其不得不與澳大利亞分享資源,長期以來,該國一直要求劃分邊界,如今這份條約終於確定了海上邊界。條約確定了該國捍衛的北部邊界線。無論是殖民時期的葡萄牙或是佔領時期的印度尼西亞,或是東帝汶,自其宣告獨立起,就一直捍衛兩國之間的等距線。如今終於有了這條線。
條約在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的見證下簽署,展示了國際司法機制,如《海洋公約》的重要性,該文件的簽署標誌著一場曠日持久的鬥爭終於劃上了句號。東帝汶方面簽署條約的是阿吉奧•佩雷拉,東帝汶邊界劃定總理辦公室主任兼東帝汶民主共和國政府和解代理人事務部長,曾作為在澳大利亞參與旨在反對澳大利亞為印度尼西亞佔領東帝汶提供援助的No Blood for Oil運動的活躍人士。澳大利亞方的代表是外交部長朱莉·畢曉普,在東帝汶街頭,刊有她照片的海報懸掛了數月,東帝汶人民以此感謝她接受邊界協商。第三位簽名者是大使、調解委員會主席彼得•塔克蘇-詹森,該委員會以《海洋公約》為基礎創立,新的海洋邊界條約的簽署標誌著各國有史以來首次成功地根據《公約》完成了調解程序。這份文件是對《海洋公約》和強制調解程序的測試,更具體的說是19個月中九輪緊張談判的結果,期間獲得了常設仲裁法庭和五位國際專家的支持。
邊界的確定仍需與印度尼西亞協商某些海上邊界以及陸地邊界的一些點,東帝汶領導人如今必須面對一個艱難的話題:該區域現存主要資源的發展模式:巨日昇油氣田。東帝汶社會對於邊界持一致態度。
而談到巨日昇,這種一致性則消失了。首先是關於資源的價值,近幾週,英文媒體估計其價值在180億至650億美元之間。而東帝汶只能獲得其中一部分利益。其次,在資源開發方案方面存在很大差異,也就是是選擇通往東帝汶南部的管道還是通往澳大利亞北部達爾文現有的管道。最後,關於如何使用這筆收入也存在爭議,雖然《國家發展戰略計劃》仍然為依歸。
從政治角度而言,似乎沒有任何一個黨派質疑捍衛管道的選擇。而在私營部門,主要黨派的政治領導人則承認對其可行性表示懷疑。民間社會分歧則更大,一方支持國家主要領導人所捍衛的立場,另一方則質疑東帝汶管道項目的花費是否值得。了解該項目確切益處的困難在於迄今為止東帝汶當局未發布關於成本和效益分析的詳細研究。
與澳大利亞這份協議的談判小組東帝汶首席代表沙納納·古斯芒在該文件簽署前幾小時致信稱,即使如今確定了邊界,有關巨日昇的立場也幾乎不會有什麼變化。東帝汶希望該管道通向該國南部,而石油公司則更願意使用通向達爾文的那條現有的管道。如果巨日昇的管道通向達爾文,東帝汶將獲得收益的80%,澳大利亞獲得20%,如果使用通向東帝汶的管道,則帝力獲得收益的70%,堪培拉獲得30%。
沙納納·古斯芒稱讚並感謝調解委員會為達成該協議提供的援助,並特別批評了委員會委員在衡量這兩種選擇的過程中所擔任的角色。他指責澳大利亞與石油公司勾結,以確保這些資源輸送到達爾文。他還指責委員會不公正,有關巨日昇發展的「正式提議」超出了其委任職能,而且沒有從東帝汶人民的角度考慮問題。這位東帝汶領導人認為,該委員會在評估東帝汶管道的好處時「其膚淺令人震驚」,並指責澳大利亞以牽頭合資公司Woodside的名義「積極支持」通往達爾文的管道。
調解委員會在一份文件中指出,委員會認為,選擇東帝汶管道的挑戰在於「下游」項目的回報達到可接受的程度,不要超過「上游」可承受的「開支」限額。即使如此,委員會重申,正如雙方所確認的立場,「難以精確量化這兩種選擇更廣泛的經濟影響」。而帝汶堅持認為其立場沒有得到充分的捍衛。未來我們將在談判過程中看到其如何與石油公司達成一致,會使用哪些論據捍衛這一立場。

安東尼奧·桑帕約—《葡新社》/《澳門平台》獨家報導  16.03.2018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