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將會見證中國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就全球經濟問題尋找解決渠道,當中已確定將有二十多國領導人出席。正如外交部部長王毅所言,這個論壇的目的是確保以中方為領導的「一帶一路」倡議惠及世界。
該倡議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提出,現今踏入第四年,對全球治理和國際努力打造更具包容性的全球化極為重要。中國經濟增長的核心是基建的連通性,這是「一帶一路」論壇預計推廣的重要一課。
中國需要「一帶一路」項目,與全球尋求更緊密的合作,並鼓勵其他國家發展經濟,以追逐最適合這些國家發展的道路。這個論壇預計可舒緩外界對中國崛起的疑慮。
作為起步,這個論壇讓中方解釋為何提出這樣的跨國項目,以及如何達成。正當全球化的浪潮轉向保護主義方向時,「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有潛力建造包含全球經濟和提出互惠精神,因為中國不僅只是提案,更提出建設性計劃,幫助修復全球化夥伴的信心。
中國想必會優先同意多邊磋商,作為補充「一帶一路」倡議中缺失的部份,只有到位的清晰合作機制才使之可持續發展。北京論壇或可解答參與者對未來雙邊或多邊合作的問題。而更重要的是,作出體制性、一致的努力,解決國際社會的疑慮。
論壇的另一使命是重申中國支持具重大意義的發展方案,建設一個人類命運共同體,特別是《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巴黎氣候變化協議》。
受聯合國的理想啟發,達到諸如歐亞大陸橋的機制共享發展,「一帶一路」倡議有潛力幫助實現這一目標。中國已經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簽署了促進「一帶一路」項目的備忘錄,這個偉大舉措亦得到了聯合國的明確支持,聯合國在去年的一項決議中敦促所有成員國加入並保護其海外運作。
在這背景下,「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將側重於全球經濟復甦、再平衡、改革和連通性。為了「一帶一路」倡議的未來,以基建為基本的產業鏈,至今仍有運行空間。例如,尚未開發的南美市場潛力。因此,對中國致力肩負崛起大國責任有懷疑的人,應該在兩個月時間內聆聽到國家的聲音。
王義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