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未分類 被社交網路拯救

被社交網路拯救

 

一隻羔羊一腳踢開拿著寫有:「十羊九不全」橫幅的中國僵屍。
這幅漫畫批評的是中國的一個古老迷信,根據其迷信認為今年出生的孩子會成為追隨者而不是領導者。這幅漫畫登上了中國周刊《諷刺和幽默》最新一期的封面,這份報紙主要是刊登有關中國政治領域和社會的漫畫和觀點。
在如今全世界都在討論查理周刊,正遺憾言論自由所付出的代價之時,中國的出版物似乎缺席這個討論,《環球時報》英文版分析。
近幾十年來,《諷刺和幽默》的發行量下降了90%,今天在報攤上幾乎不可能找得到這本出版物。
在20世紀80年代,這個周刊售出了約1.3億份,而目前卻不超過8萬,刊物的編輯肖承森解釋,「與前輩們作比較時,我們十分慚愧」。
中國唯一的諷刺周刊銷量急劇下跌,也顯示了現在北京當局看待漫畫的方式。印刷媒體的衰落和拒絕對抗和諷刺的文化,證明了這一行業在中國的艱難日子。

漫畫曾擁有黃金時代

《諷刺和幽默》於1979年由漫畫家英韜創立,作為官方人民日報的副刊。四人幫——文化大革命(1966年至1976年)背後的組織,以及落後的社會現象是這個出版物的部分諷刺主題。
這一增刊的誕生標誌著中國政治漫畫黃金時代的開始。文革已經結束,專業和業餘藝術家的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環球時報寫到。
在1986年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英韜表示,該報每天都會收到上百幅希望看到被刊登的業餘漫畫家的作品。
強烈的渴望也能通過同樣的方式在讀者那裡感受到。人們排隊購買報紙,幾個小時內就銷售一空。
社論漫畫也有著鼎盛時期,1985年《漫畫世界》報在上海創刊,河北省則有《漫畫月報》。
當時,《諷刺和幽默》的編輯肖承森在遼寧省省會瀋陽的一家工廠工作。他回憶那時所有的黨報都有漫畫專欄。
肖承森開始與這些報紙合作,他的第一幅作品發表在了《營口日報》上。 「描繪一個佛教寺廟變成了袈裟商店,批評當時國民對這個業務的瘋狂」。

審查

在過去十年中,《漫畫世界》和《漫畫月報》最終變成了漫畫書。市場在不斷變化,中國報紙上漫畫出現的頻率大幅下降——只有20%的報紙經常刊登社論漫畫,肖承森說。
漫畫的諷刺特質並不十分被當局接受。與國內數家報紙合作的職業漫畫家勾犇解釋說:「政治漫畫的實質就是諷刺。中國的政客們習慣了讚美和掌聲。所以自然不會喜歡諷刺,尤其是被視為宣傳工具的出版物」。
對於環球時報,勾犇還指出,「有些報紙還要求涉及醜聞的當局成員不被諷刺。甚至不能出現比實際更胖的形象」,他回憶說。
許多報紙刪除漫畫版已經成為一個常態,審查使得王立銘這類漫畫家不得不離開這個國家。
留下的人選擇了新方式——如採用隱喻,來逃避當局的紅筆。「我們的作品有時比西方更俏皮,優雅和挑釁」,南方都市報漫畫版前主編鄺飆說。

在互聯網重生

在中國,從事媒體方面工作的人大多是20至30歲。而大部分活躍的漫畫家年齡都在40歲至50歲之間。「沒有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的漫畫家很難作出有實力,有影響的政治作品」鄺飆說。
但是新一代的政治漫畫家開始在社交網路上發出聲音。有著更現代的風格,新數位繪畫技術的使用,使他們對事件能夠做出更快的反應。 「我並不擔心中國政治漫畫的未來。如勾犇、大師兄這類藝術家不僅活躍在報紙上,更重要的是活躍在社交網路上。他們在發揮我們的作用」,鄺飆對環球時報說。
漫畫家們相信社交網路將拯救中國的這一方面。事實上,微博(相當於推特)見證了漫畫新形式的誕生,例如「字元的資訊」,其中,王左中右解構中國文字,並加入自由基和圖畫。
這位漫畫家最有名的作品之一是描繪了數位500,兩個零畫成了一副手銬——引用博客新規則「發佈虛假資訊漫畫並被轉發超過500次可以被判處有期徒刑」,環球時報解釋。
然而,王左中右的許多作品都被微博刪除,其微信主頁,另一家中國社交網路,也在一年前被關閉。
儘管如此,「互聯網上的藝術空間更大,現在我們有更多的管道來發佈我們的作品」,《諷刺和幽默》編輯肖成森表示。 「在這個時代,只要漫畫家擁有開放的頭腦和獨立的靈魂,就能找到釋放自己能量的辦法」,他總結道。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