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增加交流對建立中美互信至關重要

增加交流對建立中美互信至關重要

中美關係近期取得了一些積極進展。繼7月8日中國高級外交官王毅與美國國卿布林肯在印尼雅加達G20外長會議期間會晤後,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和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訪問了中國。同樣在7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還會見了被視為中國「老朋友」的微軟聯合創始人蓋茨和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這些會晤表明,雙方都希望緩和一直阻礙雙邊關係恢復正常的緊張局勢。

蕭茜 Xiao Qian

學術方面,兩國學者和專家也在七月頻繁交流,這要歸功於一些重點討論中美具體問題的研討會和論壇。事實上,許多美國學者在今年上半年訪問了中國。但有部分學者表示,現在訪問中國需要勇氣,因為美國智庫和學術界普遍擔心美國公民前往中國可能會被無緣無故地拘留。

在美國國務院發佈旅行警告後,這些傳言變得可信起來。然而,耶倫、克里和基辛格的訪問證明這些傳言是沒有根據的。中國外交部也對在美國生活、學習、工作的中國公民或計劃訪問美國的中國公民發出了類似警告。在當前形勢下,許多中國學者和專家不願訪問美國,因為簽證難辦,機票昂貴,而且明顯擔心抵達美國後會受到盤問。當一個國家試圖阻止其公民前往另一個國家旅行時,這表明它已經對對方失去信任。中國和美國的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但兩國卻警告本國公民不要前往對方國家,這令人沮喪。

回想不到五年前,中美兩國人員往來達到500萬人次,平均每天有1.7萬人進出對方國家。這尤其令人痛心。

可以說,中美之間缺乏互信。這種互信的缺失始於政治領域,之後幾乎滲透到了所有領域,包括教育、科研,甚至是雙邊關係最堅實的支柱—經貿。缺乏信任令美國官員疑神疑鬼,嚴格審查與中國的任何合作。難怪瑪麗亞.阿黛爾.卡拉伊(MariaAdeleCarrai)、詹妮弗.魯道夫(JenniferRudolph)和邁克爾.索尼(MichaelSzonyi)編著、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問題2:對中美關係的批判性洞察》一書中提出了「美國大學是否應該與中國接觸?」、「在不信任的時代,中美共同行動是否可能?」和「中美全球醫療衛生合作是否雙贏的?」等問題。

令人震驚的是,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NicolasBurns)稱,現在中國大學校園裡只有350名美國學生,而十年前則有數千人。同時,許多中國學生僅僅因為自己的學術背景而感到在美國不受歡迎。如果兩國未來的棟樑無法相互瞭解和建立互信,中美關係的未來可能會進一步破裂。托馬斯.弗里德曼(ThomasFriedman)在《紐約時報》的專欄中正確地指出了中美之間的信任危機,但他沒有指出信任是一個相互的過程。當美國對中國失去信心時,要求中國人民給予信任是不現實的。良性競爭也可能導致競爭,而沒有信任的競爭將導致危險的結果。

幸運的是,基辛格以及許多學者和商界人士正在努力改善這種狀況。他們的努力令人欽佩,值得稱讚。正如習主席在會見蓋茨時說,「中美關係的基礎在民間,我們始終寄希望於美國人民,希望兩國人民友好下去」。

人文交流是管控中美分歧的關鍵。希望兩國抓住機遇,恢復民間交流,通過穩定雙邊關係為全球和平做出貢獻。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 原文刊於《中國日報》

 

Tags: 中美關係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