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


生活淡淡似是流水。在平淡的生活中,加一點樂趣,加少少幽默感,可刺激大腦神經細胞,思維也開闊了。
英國人尤其擅長自嘲、反諷與挖苦、嘲弄。
英國菲臘親王的喪禮在上周六(17日)舉行,人們想念的,還有菲臘親王的幽默說話。
例如,菲臘親王生前出席大大小小的揭幕儀式。在揭幕前,他經常向觀眾說:「請留意,你將看到在這世界上最有揭幕經驗的人在工作。」
1981年,英國經濟衰退,菲臘親王說:「人們都說需要更多閒暇時間,但現在空閒了,卻抱怨他們失業。」
在嚴肅的場合,突然有一句幽默的說話,舒緩了繃緊的神經。
在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也有幽默的一面。他早前到立法會談到手信業復甦的問題,曾說:「內地人無買手信習慣,但有買手袋的習慣。」在19年,賀一誠在參選記者會上被問及,澳門利益輸送的油水「深不見底」。他回應指:「自己有一米七幾高,都仲未浸得死。」
面對不同的狀況,或面對危險,一個幽默的回應,雖不能化險為夷,但有助營造良好氣氛。
澳門人,有幽默感嗎?
*《澳門平台》中文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