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中國開放也需西方同步敞開

中國開放也需西方同步敞開

在北京的「兩會」(人大會議及政協會議)召開,並宣佈總理記者會這個多年來的傳統將會取消。在西方看來,這是「拒絕」進一步開放。但總理李強沒有因此沉默。他在大會上為上任第一年的執政成果辯護,並宣佈了中央第二年的目標: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與2023年持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失業率降至5.5%;通脹維在3%;降低能耗,注重環保;軍費預算增長7.2%,以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古步毅 Paulo Rego*

相比起前幾年對台灣的措辭「和平統一」,現在的有很大分別,且顯然更為正面。

當然,李強確實忽略了全球經濟最期盼的信息:對外資開放。這引起了外界的揣測,但嚴格來說,這並不意味著退回到保護主義。無論中國政治的措辭多精妙,現實本身就有目共睹。

自疫情結束以來,中國的國際交往和雙邊協議倍增,並發佈了20多個吸引外資和優化跨國公司營商環境的指導方針。其中包括對科技創新項目推出鼓勵措施、減少國內外公司的差別待遇、增加參與國家招標的機會、完善數據保護機制;以及實施各種稅收優惠政策和着重外國重要群體的居住權。

這與澳門截然不同。澳門傾向保護主義和民族主義,與香港、大灣區乃至全國的主流邏輯相去甚遠。中國在國際上的定位使其備受某些國家孤立,但這並非出於中國自身的意願,而是因為在疫情期間,西方國家面對習近平的絕對權力和中國對其經濟夥伴日益增長的政治影響力,於是設置了保護主義和意識形態壁壘。

打破這些壁壘是經濟發展和世界和平的核心,這是兩個重要的要點。中國需要恢復全球貿易,無論她在內部權力控制問題上或與普京結盟問題上如何強硬,習近平都堅持不懈地重申對全球可持續和平發展的承諾。

美國的情況卻並非如此。如果說俄烏戰爭暴露了中國的自相矛盾,那麼在巴勒斯坦發生的一切對於美國的倫理道德來說則是戲劇性的,也是荒謬的。華盛頓也需要中國市場和達成國際層面的政治協議,讓步對雙方和世界其他國家都至關重要。

對於取消總理記者會,外界的理解是,現在還不是習近平把開場白交給總理的時候。開場白必須由國家主席親自發表——或者根本不發表——透過實踐和外交來證明。

在兩會的開幕式上,習近平和李強之間友好的肢體語言甚至比傳統措辭表達得更多。看來,他們意識到公開證明站在同一陣線的重要性。對於取消總理記者會,外界的理解是,現在還不是習近平把開場白交給總理的時候。開場白必須由國家主席親自發表——或者根本不發表——透過實踐和外交來證明。無論哪種情況,政治解讀都將不同。

*《平台媒體》社長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