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尋找中庸之道

尋找中庸之道

中國正加倍努力吸引外資,不但去年年中推出一籃子的24項措施吸引跨國企業,外交部長王毅亦出訪了多個國家。上周,習近平主席親自在北京接見了美國公司的代表,希望消除經濟放緩帶來的擔憂。幾天前,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包括蘋果公司行政總裁Tim Cook在內的商界領袖參加了會議,而在2月份,蘋果iPHONE在中國的銷量下降了33%。面對着外憂內患,一切不容有失。

古步毅 Paulo Rego*

根據3月底公佈的官方數據,外國對華直接投資(FDI)已跌至30年來最低水平。企業壓力、經濟放緩和西方制裁是投資下降的部分因素,但還有一個大家視而不見的原因:西方政府利用對國家安全和反間諜的關注來勸阻對華投資;此外,歐洲和美國的策略也發生了轉變。有別於以前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將勞動密集的製造業轉移到中國,支持中國經濟增長,歐美國家在疫情發生後更傾向於投資自己國家。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2023年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總額為330億美元,比2022年減少了80%。儘管流入的資金多於流出的資金,但外國直接投資已連續第二年下降,目前還不到2021年峰值3,440億美元的10%。

雙方都各有所圖。一方面,中國政府希望兩者兼得,在日益緊張的社會和政治環境下吸引外國投資;另一方面,西方國家需要中國市場,也需要全球夥伴關係來促進可持續發展和科技革命,他們正利用中國的經濟危機向習近平施壓,迫使他採取一種不在中國政府計劃之內的開放政策。

雙方都在將潛在的盟友推向牆角,冒著雙方對發展與和平反應猛烈且危險的風險。誠然,經濟聯盟也取決於政治諒解,這是雙方必須認識到的挑戰。我們不可能要求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實行符合西方自由意識形態的制度。但是,如果中國政府不打破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築起的一些圍牆,就希望推動經濟,這也是很困難的,而且會適得其反。

這個等式中有一些正面的數據需要分析。首先,中國國內經濟能夠承受打擊的理論已經被疫情之風吹散。這是不可能的,即使最高層也是這麼認為。另一方面,西方的壓力和過大的野心也承認,中國市場和全球夥伴關係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必須要有一條中間道路,既能讓雙方都滿意,又能保留各自所代表的精髓。協議就是協議,它服務於雙方,而不是為了一方的利益而否定另一方的利益。

*《平台媒體》社長

Tags: 中國經濟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