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興建法醫學大樓保障公共安全衛生

興建法醫學大樓保障公共安全衛生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階段,而「死亡」這一個人生終點站,更應值得社會的尊重和重視。然而,基於華人風俗文化,對死亡的話題充滿了忌諱與迴避,鮮有提及討論,繼而令到相關政策如臨終關懷、火葬場設置、醫院殮房人手與配套等問題多年來停滯不前。但大家視而不見避之不談,並不代表問題不存在,反而令到我們每一個人生命的最後尊嚴,都難以得到保障。

羅彩燕 Lo Choi In*

回顧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死亡人數急升,殮房處於近乎癱瘓的狀態,逝者最後的尊嚴固然談不上,隨之而來的更是岌岌可危的公共衛生危機。

撇除新冠疫情影響,澳門近十年的每年平均死亡人數達2000人以上,但負責臨時存放遺體的醫院殮房卻只有僅僅數十個格位,故此在實際操作上,往往需要共用空間,不一定能夠確保逝者的最後尊嚴。據悉更甚者,基於各種理由或程序,未能及時認領或處理家屬遺體。須知殮房僅屬於臨時存放,其儲存溫度並非零下,而僅為4度,若長期存放會出現細胞分解腐爛,不但進一步壓縮和減少格位,更容易釀成公共衛生的風險。但是多年來相關問題仍然未得到有關部門和社會的重視,在如此條件下,更是難以遵守履行《傳染病防治法》的法律規定。

另一方面,負責捍衛社會公義、捍衛死者尊嚴、還原真相的法醫部門,不止其工作空間有限,其相關設施設備多年來亦未得到重視和改進,如負壓換氣系統、液壓升降床等設備皆欠奉。面對高危工作環境,難以保障法醫人員自身安全,亦存在對公共衛生環境的威脅。

鄰埠香港於去年落成和啟用法醫學大樓,提供830個遺體儲存空間,集合了公眾殮房、解剖研究、法證偵查、教學培訓等多功能於一身。

澳門特區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在提升公共醫療服務水平方面的工作,社會有目共睹,但寄望特區政府以及衛生部門切勿顧此失彼。應優先考慮大眾福祉,保持務實理性的施政態度,因應社會實際需要,積極擴建和完善優化相關設施,並且在老齡化問題持續的當下,盡早啟動臨終關懷服務的推廣,以實際行動和政策,守護和捍衛每一位逝者的最後尊嚴。對於備受爭議的火葬場選址問題,建議政府參考鄰埠地區做法,善用中央給予的海域管理範圍,或者充分利用新的填海用地,在遠離民居的情況下,選址興建多功能法醫大樓,以回應社會發展和需求。

*澳門經濟民生聯盟

Tags: 澳門社會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