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澳門民主派的傳承

澳門民主派的傳承

9.17立法會選舉後,澳門的民主派及其支持者可以說鬆了一口氣,不單兩位現任議員吳國昌和區錦新能成功連任,而代表新澳門學社的蘇嘉豪亦在面對一連串的負面宣傳和抺黑的境況下,成為了澳門史上最年青的立法會選員。
對民主派的支持者來說,或許蘇嘉豪的當選就成為澳門民主派領導承傳的標記。事實上,在選後吳國昌和區錦新都表示,在一下屆的立法會選舉再不會走在選戰的最前線,會讓路與年青一代,可以預期四年後澳門民主派的領軍人物將會全由年青的新一代所主導。
從蘇嘉豪的當選到吳、區準備退下選戰,顯示民主派領導的接班進入了最後的大直路。對於作為長期觀察澳門政治的筆者而言,更關心的是民主派是以什麼的模式走完這個承傳之路。
回看近代澳門非建制派的發展,可以先從八十年代由代表民生派的何思謙說起,當時民生派在坊間所提供的民生服務,使他們能贏到大量的政治支持,對傳統社團帶來很大的壓力,使之投入大量的資源提供更多的社會服務給民眾。與此同時,吳國昌等年青一代亦漸漸活躍於澳門的社會事務,並關心澳門的民主發展,而吳國昌和何思謙亦有一些合作的機會。隨著,傳統社團在提供社會服務方面不斷壯大,吳國昌等年青一代對民生路線開始提出質疑,認為長遠來說非建制派實沒有資源與傳統社團在社會服務方面爭一日之長短,最後決定以「放棄大地,搶佔天空」的策略,以專業議政的方法監督政府。而1996年的立法會選舉,吳國昌的當選與何思謙的落敗,確認了當時新澳門學社所提出的策略成為非建制派的主流思想,而吳國昌和區錦新更成為澳門民主派的靈魂人物。
這一段歷史跟今天民主派因路線策略而分裂有相似的地方,現在主張新路線的蘇嘉豪進入了立法會,是否意味著進取路線開始得到公眾的支持,而民主派現在在策略上的分歧是否二十多年前的翻版?而這個進取路線會否慢慢得到更多澳門居民的認同,使蘇嘉豪等人的思想成為民主派的主流?這是否澳門民主派領袖承傳的獨有模式呢?以立法會選舉作為平台,抺去舊的路線,以選票確立新的策略和領導。
另一方面,當吳、區準備退下火線的時候,他們能否提拔新一批的接班人,承繼其路線?在這次立法會選舉,吳、區兩張名單確實帶了一批新生代出來,而他們亦有一定的議政能力,他們會否在未來四年持續參與社會事務,能否建立其個人形象和得到群眾支持,從而接下吳、區之棒?使吳、區的路線能與進取派並排而行,擴大民主派的版圖。
值得留意的是,這次立法會選舉,吳、區、蘇三張名單所得30674票,相較2013年和2009年的23041票和27448票為高。從得票來看來,2017年為17.8%,高於2013年的15.7%,但低於2009年的19.4%。可以說,這次選舉民主派能贏回他們去屆失去的一些選票,但隨著選民的數目每屆上升,他們的支持度能否跟上選民數目上升的步驟,進而擴大得票百分比,這樣才能確保民主派的發展。事實上,本屆立法會選舉亦出現了一批新興的中間力量(如林玉鳳和林宇滔),這股新的政治力量可以成為傳統民主派的競爭對手。吳、區與學社之間的拖拉,能否使兩個路線一同壯大,還是兩者只能活一個,而其中的一派支持者走到其他的政治力量,從他們漸漸失去政治的光環,這都是民主派內各精英在這個承傳過程中必須思考的問題。

余永逸*
*作者是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副教授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