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fDi Markets顯示,2023年中國企業的境外直接投資(ODI)創下1,462億歐元的新紀錄,而其中應加上透過併購的358億歐元投資。鑒於流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減少,2023年中國的直接投資淨額將錄得負1,280億歐元的赤字。
幾十年來,中國的發展戰略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幾乎在每個領域都有大型企業和具有競爭力的中國經濟集團,資本的累積和中國金融市場的成長使得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經濟成長的必要性降低。然而,中國企業對信貸的需求仍然很高,影子銀行的龐大規模,以及中國政府一再呼籲外國金融企業來華(儘管中國政府決定不對外資開放銀行業來華競爭),都證明了這一點。
這些呼籲獲得了成功,高效率的西方金融集團在中國的金融業務賺得盆滿缽滿;然而,由於它們不能授信,因此只能在某程度上取代影子銀行。然而,外國的工業或服務企業偏好投資其他市場——成本較低、GDP增長率較高、貿易戰和地緣政治脫鈎風險較小的市場,最好是那些容易進入中國市場的市場。另一方面,據fDi Markets指出,「[中國]政府已將吸引外商直接投資高增值服務業列為優先項目,但事實證明這比預期更為困難」。
與此同時,中國企業的國際化步伐加快,無論是在近岸外包的情況下,還是在歡迎中資企業和投資的國家在境外直接投資,都在增加。
這種改變表明,中國在全球投資舞台上的地位發生了重大變化。近年來,中國對外投資的流出量已大大超過流入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量。因此,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狀況似乎正由「資本進口國」變成「資本輸出國」。隨著亞洲繼續成為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主要目的地(過去五年來一直如此),東南亞(已經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很可能會成為這類投資的首選目的地,也會成為以前偏愛中國的許多西方外商直接投資的首選目的地。
原文刊於《新聞日報》
*財務顧問和業務開發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