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大會2016年通過決議,定訂每年的6月18日(星期四)為國際可持續美食烹調日。
這個國際紀念日重申飲食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是實現《2030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國際力量。美食烹調在世界自然和文化多樣性上,表現出相關文化。可持續美食烹調日重點在於糧食生產和消費責任,有關目標應由所有美食旅遊相關人士助力實現。
聯合國與包括澳門在內的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合作,在餐廳推廣清潔能源(用天然氣和電力取代煤炭或其他不可再生且污染較大的能源);同時亦透過電視頻道、烹飪節目及針對生產商和農民的食品文化展覽等管道,讓公眾對可持續烹飪方式有所瞭解和認識。
旅遊局強調,今年是澳門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的第三年。澳門每年都藉此機會,鞏固作為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美食之都」的地位,履行對可持續和創新發展的承諾,鼓勵行業經營者保留飲食及烹飪文化。
澳門旅遊局主辦多項大型美食活動,包括宣布「亞洲50最佳餐廳」 榜單,並於2018年和2019年在澳門舉行頒獎典禮。旅行社、社團及其他機構發起的倡議亦得到了澳門旅遊局的支持,例如「澳門環保酒店獎」等活動。飲食業界齊心協力,為澳門及世界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作出了貢獻。
然而,澳門受限於自身地理位置和人口密度,在新鮮食品行領域面臨著獨特的挑戰—城市本身缺少農業生產部門。廚師不再將原材料視為單獨的產品,而是越來越多地考慮植物的生命週期及其多樣化的有機用途。採用可持續美食烹調法的餐廳逐年遞增。
透過鼓勵澳門廚師未來採用這一方法,增加對菜譜中每個原材料的價值的理解和尊重。強調與大自然的聯繫,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廚師都能盡最大限度地運用好每一個食材,從而減少浪費。
由於新冠疫情的全球爆發,今年的活動計劃已受到影響。原訂於4月舉行的「澳門國際美食論壇2020」被推遲,新的舉辦日期仍待公佈。創意城市網絡美食範疇小組之間的會議和其他交流仍在繼續,但已移至網上平台舉行。此外,為了扶助本地餐飲從業人員,旅遊局與澳門餐飲業聯合商會合作,於5月透過網路管道推出了一系列學習影片,加深業者對工作、安全、接待技巧等的瞭解,明確了服務方向。
去年(2019年),旅遊局與《國家地理》合作推出了「綠色美食之旅」項目,重點介紹了澳門的多項餐飲計劃—力求以最少的浪費完成美食烹調。今年,旅遊局與「平嚐」合作推出 「澳門土生菜烹調展示」短片,旨在推廣本土美食的歷史、菜譜和創意。這段影片將在旅遊局網站及各媒體上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