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邁克爾•杰拉奇 * – 誰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爭論毫無意義

邁克爾•杰拉奇 * – 誰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爭論毫無意義

 

一份來自全球工業數據和數據研究公司HIS的最新報告顯示,受益於中國消費支出持續增長,中國將於2024年穩超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在進入“新常態”后仍繼續趕超美國,中國正迅速實現著萬眾期待的裡程碑。由於使用不同的GDP測算方法,一些研究人員預言中國將在幾年后晉升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然而另一些運用購買力平價測算法(PPP)的研究人員表示,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從人均GDP來看,中國人均GDP為6500美元,是美國45000美元的1/7。如果按照PPP算法計算,美中人均GDP比值就會下降至大約4倍。正是基於數據分析中的這一點,中美人口比值(4.2倍)才會被包含在內,從而使得中國經濟總量比美國要多。
但是這一邏輯有些問題。人們試圖使用PPP法測算出的人均GDP數值,而不是用一國的GDP總量來衡量一個國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通過PPP測算法得出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結論是不靠譜的。或許更保守些的說法是“美國人的經濟購買能力是中國人的4倍”或者中美兩國間仍存在經濟差異。
讓我們從歷史角度看這個問題。20世紀50年代,美日兩國人均GDP比值剛好過4,而且當時沒有按照PPP算法進行校正。也就是說,中國如今的發展水平充其量不過和半個多世紀前的日本差不多,況且中國目前還停留在發展中國家中期水平。
中國最高領導層也一再強調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目標合理且可行,與50年代高喊過度樂觀的口號和實行不利於經濟生產的政策相比有著天壤之別。
但是,中國已然成為世界大國,每個統計數字乘以13億倍后的直接結果。有一項數據能夠代表中國過去35年來改革成果,中國外匯儲備總量截止2014年10月已經達到3.88萬億美元。為了看清這一問題我們做個比較,1979年鄧小平訪美時曾表示,中國政府的外匯儲備量才剛剛夠付清他本人和隨行代表團的旅途費用。
和過去中國引以為傲的其他成就不同,如今角色反轉了:西方國家總是喋喋不休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而中國卻一直在這一問題上保持低調。中國領導集體有著不同的憂慮,如人均收入低下,農村人口依舊龐大,平均受教育水平不高,環境破壞嚴重,腐敗現象嚴重,利益集團盛行,真正的創新型企業不多等,當然也有例外。還有就是如何刺激國內消費增長,政府幾經嘗試卻不見成效。
此外,成為世界大國也意味著分擔國際責任,比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在解決中東問題和非洲發展問題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共同對抗恐怖勢力,協助解決歐盟經濟危機,與鄰國建立睦鄰友好關系等。有如此之多,或許還有更多的問題有待解決,中國沒有閑心去爭論誰才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這也在情理之中。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