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2025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正式標誌著岑浩輝任期的開始,亦將展示他對澳門未來的願景。正如我們在本期(第5至7頁)的報導,今年的施政方針與近年相比預計不會有太大變化,但在某些領域應會有新班子自己的處理方式。事實上,前任特首賀一誠的財政預算案已與岑浩輝達成共識,這預示了施政報告變革的幅度將會有限。因此,與其說是革命,我們可以期待的是資源重新分配。
岑浩輝承諾振興經濟,為中小企業注入新活力,默認了澳門過度依賴博彩業及旅遊業令經濟結構單一。然而,經濟多元化仍是老調重彈,欠缺明確藍圖。若沒有穩健的策略、精準的目標和明確的執行機制,澳門將繼續在猶豫的迷霧中徘徊,在充滿希望的言論和不變的現實之間裹足不前。
要將政府職能擴展至橫琴,就需要一個新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否則我們最終只會變成一台被截肢的機器。
接受我們訪問的人都預期,政府會在經濟多元方面加大投資力度,特別是若果賭收理想,能讓我們實現更遠大的目標。今年2月,賭收按年增長6.8%,與1月的低迷表現(夾雜了春節假期橫跨1、
2月的因素)相比,這是一個轉機。即使如此,2025年的首幾個月與2024年同期相比僅略有增長(0.5%)。顧問公司Seaport Research Partners預計到年底增幅將達6.5%,即2,410億澳門元,與財政預算中對賭收的預估相符。
另一個敏感議題是現金分享政策的修訂。多年來,現金分享既是一種經濟支援方式,亦是一種政治資本工具。在沒有健全替代方案的情況下改變這項政策,可能會對居民的信心和本地經濟的動力造成不可預測的後果。比起削減,我們更需要重建。
在公共行政領域,前景也同樣不明。政府近年來已縮減公務員總數上限至約3.8萬,這引起一個疑問:政府是否認為削減人手等於提升效率?與此同時,多個部門出現人手不足的問題。要將政府職能擴展至橫琴,就需要一個新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否則我們最終只會變成一台被截肢的機器,無法滿足自身成長的需求。
岑浩輝面對的重大考驗,不僅是要證明他能以新特首的願景管理澳門,更要證明他有領袖的敢作敢為。振興經濟不能只是一個善意的口號,而是以具體措施為基礎的承諾,並將理論付諸實踐。若這些措施不從這份施政報告中開始,那麼對於這座急需變革的城市來說,幾乎沒有帶來甚麼改變。
*《平台媒體》 執行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