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中國於上周末(11月30日及12月1日)在澳門文化中心廣場舉行「古典新章:黃昏之約演奏會」,悠揚的旋律在空氣中流淌,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觀眾。他們或坐或站,享受著弦樂、鋼琴與口琴帶來的輕鬆隨興的活力。
三組音樂家皆擅長改編古典音樂並融入諸多元素,讓古典音樂充滿新意。其中,鋼琴家牛牛是最為年輕的一位,本名張勝量的他在六歲首次公演,九歲成為國際知名古典音樂唱片公司EMI CLASSICS旗下最年輕合約鋼琴家,也是有史以來在東京三得利音樂廳和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的最年輕鋼琴獨奏家。
牛牛在接受《澳門平台》訪問時表示,最近兩年他希望在鋼琴跟作曲兩方面同時發展,創作出「旋律好聽」又「具有含義」的歌曲。這次演奏會也是他在澳門的首演和第一次戶外演出。「非常感恩主辦方金沙中國,可以用這樣的一個方式將古典音樂以一種很年輕化的感覺,跟更多的大眾拉得更近。在音樂會的現場,大家都充滿活力,是一個非常難忘的黃昏之約。」
該演奏會為金沙中國表演藝術計劃之一,並作為金沙中國片區活化項目的其中一環,獲澳門文化局及旅遊局支持。
現場還設有由本地中小企營運的輕食攤位,觀眾可一邊欣賞演奏會,一邊品嚐著各種特色小食。
播下音樂的種子
「(大師班)打開一扇新窗口,讓他們可以成長,走出古典空間,更輕鬆和自由地演奏音樂。」
雅諾斯卡樂團(Janoska Ensemble)
「我們的使命是把年輕的觀眾帶到古典音樂會。我們希望古典音樂是新穎的、有新的風格,就像『雅諾斯卡風格』,年輕人可以認識到古典音樂是非常美麗,也可以是很酷的音樂。」雅諾斯卡樂團(Janoska Ensemble)向本報說道。
雅諾斯卡樂團以富有現代感的古典即興演出風靡全球各地樂迷。來自維也納音樂世家成員來自同一音樂家族,包括小提琴家翁德雷.雅諾斯卡(Ondrej Janoska)和羅曼.雅諾斯卡(Roman Janoska),鋼琴家弗蘭蒂謝克.雅諾斯卡(Frantisek Janoska)三兄弟,以及姻親低音提琴家朱利葉斯.達瓦斯(Julius Darvas)。
樂團去年在巴黎人劇場舉行澳門首演,今年再度回歸,並同場舉行戶外公開大師班。他們希望大師班可為年青音樂家「打開一扇新窗口,讓他們可以成長,走出古典空間,更輕鬆和自由地演奏音樂。」
此外,雅諾斯卡樂團還將與香港音樂演奏家廖原共同演奏具「雅諾斯卡風格」的《龍的傳人》和《歌唱祖國》,作為「雙慶」獻禮。
同為演奏會音樂總監的廖原表示,是次戶外演奏會派發了500支口琴,讓觀眾能現場與口琴家李俊樂學習吹奏。
「希望觀眾在享受音樂之餘,還可以把音樂帶回家,希望可以種下一些小種子在澳門。」李俊樂說道。
「現時,社會、政府或不同機構都積極推廣文化藝術,得到眾多的機構支持其實對音樂推廣有很大的幫助。」
香港青年口琴家 李俊樂
2017年,李俊樂在有「口琴界的奧林匹克」之稱的「德國口琴節」奪得冠軍殊榮,現在的他希望向大眾推廣口琴這一較小眾但「健康」的樂器。「因為口琴要不斷運用呼氣同吸氣去吹奏。我們在香港也曾在老人院舉辦口琴班,希望老人家可以在吹奏口琴時鍛練肺部,有助改善心情和健康。」
而在演奏會上教授現場觀眾吹奏口琴互動,李俊樂認為,鼓勵孩子成為音樂家的想法在社會有著正面的改變。「大家(對於音樂作為一種職業)的接受程度高了很多。其實做音樂的出路很廣闊,譬如演奏、幕後製作等。」
他亦以是次演奏會為例:「現時,社會、政府或不同機構都積極推廣文化藝術,得到眾多的機構支持其實對音樂推廣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