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商務局(口岸局)局長沈巖透露,珠海將加快提升大橋口岸通關效率,力爭今年國慶節前完成改造出境大客車通道、出境貨車通道兼容驗放小客車,以及部分「一站式」系統改造項目。
屆時出境小客車通道將由現時的22條增加至33條,出境通行能力將由目前的每小時950輛次提升至1500輛次。同時計劃年底前改造入境貨運通道兼容驗放小客車,以提升小客車入境通關能力,紓緩高峰期車輛通關壓力。
此次改善工程是為應對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周末節假日的「澳車北上」和「港車北上」車流高峰。
另外,沈巖稱,珠海將進一步完善「珠海旅檢口岸實時通關情況」信息發佈系統,計劃增加實時大橋口岸車道現場圖像服務功能,以便旅客更直觀掌握大橋口岸車輛通關擁堵情況,選擇錯峰出行。並擬在口岸增加洗手間、在隨車驗放廳增加旅客查驗通道,提升旅客通關體驗。
珠海正與香港相關部門溝通,在重大節假日加強預約數據共享,提前預判分析,及時通報情況,同時協調港方提前將通關信息推送到尚未出境的香港車主。
北上潮持續
「澳車北上」、「港車北上」政策實施以來,珠海市口岸管理部門協同海關、邊檢,持續優化小客車查驗流程,適應改造大橋珠海口岸小客車「一站式」通關系統,並多項局部改造口岸通關設施。
目前小客車驗放能力已由原設計每小時440輛次提升至平均每小時950輛次,最大值為1068輛次。雖然驗放能力較原設計進一步提升,但通關需求還遠超通關能力。
擁堵主因
沈巖認為,每逢節假日大橋口岸小客車通關擁堵,主因包括:珠港口岸查驗政策及流程不同導致雙方小客車通關驗放效率差異;節假日和工作日大橋珠海口岸車流量「波峰波谷」差距較大,對節假日小客車通關效率提出較高要求。特別是重大節假日,大量車輛短時間集中通關,造成口岸在特定日期和時段擁堵;大橋口岸小客車通關能力還有提升空間。小客車通道數量和隨車驗放廳通道數量均不能滿足節假日高峰時段小客車通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