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澳門明愛尋求改善和擴張

澳門明愛尋求改善和擴張

蘇爔琳(Catarina Brites Soares)

由於醫生數量不夠,服務澳門市民的明愛診所被迫關閉。明愛總幹事潘志明表示,在找到新的醫生之前,關閉診所只是暫時性。潘志明接受《澳門平台》訪問時表示,診所將轉移到澳門半島以外的地方,屆時將會有更多資源,以及比原本多至少兩倍的醫生,目的是確保人人都能享受到醫療服務,即使是那些無力支付醫療費的人。

新診所的具體地點還未有最終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相比之前,規模將更大,並有更多的設備,配備的醫生有大概六名。為改善醫療條件,更好地滿足病人需求,明愛診所將搬離新馬路。雖然現在的明愛診所地處市中心,但面積較小,受困於空間、異味和潮濕的環境。潘志明表示:「因為能力有限,我們無法幫助太多人。非本地居民寧願付錢去各種服務比較完善的地方,也不願意來這裏。我們診所(提供的服務)是非常基礎的。我們沒有超聲波檢查設備,也沒有心理支持服務,所以診所從未被他們作為第一選擇。他們寧可犧牲和花錢,也不願冒險。」

門診於2018年10月開業,診金為100元,對象為非本地居民。潘志明表示,診所的兩名醫生只能治療發燒和高血壓等疾病,以預防為主。有關最需要幫助的人所體現的現實情況—澳門明愛自9月以來,已收到超過1,500個非本地外籍勞工的心理諮詢—潘志明意識到,有更多人需要幫助。

新診所的設備已經齊全,但醫生緊缺,建設地點也未確定,還要精挑細選以符合診所的需求和可負擔收入。潘志明說:「距離不會是問題。對一個經濟能力有限的人來說,當他有需要且知道不用花錢時,哪怕路程遠點,他們也會去。相比於在市區忍受諸多限制,我們更願意獲得更好的條件。」

其他限制因素亦令這家診所暫時關閉,診所是在3月8日因為缺乏醫生資源而關門。當局規定,定一個診所至少有兩名醫生,在疫情開始後三個月左右,診所的其中一名醫生離職另尋高就,診所被迫關閉。潘志明稱:「現在我們只剩一名醫生了,因此診所不能正常營業。我們交了房租,但卻關門了。」

對於關閉而有可能帶來的影響,特別是對於非本地居民—即使在公共衛生中心也需要支付費用。但是對於這種可能影響,潘志明說他並不特別擔心,因為他知道其他診所和醫生會無償幫助他們:「有很多慷慨的醫生,但他們不會表達出來。我也知道,在那些醫院裏,即使醫生們知道非居民(外地人)不能馬上付錢,也是會治療他們。」

他承認,這是團結的體現,但亦指出,這不是解決辦法。以他手頭上的個案為例:患者需要進行腎臟治療,因無力承擔治療費用而向明愛求助。明愛通過一位私人的捐助,成功獲得了8次治療的資金,問題是:「但這之後呢?」

除此之外,他亦提到另一個案例,有人因無力支付去醫院看病的醫療費而向他尋求幫助。潘志明解釋:「他目前負債累累,無法承擔醫療費。他向朋友借錢治病,因為利息的原因,後面他需要還更多錢。最初的債務是1萬元,現在變成1.2萬元。這對我們來說不算什麼,但對他們來說,卻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他沒有工作,是用自己的積蓄來支付醫療費的。」

外勞因為有藍卡,所以按正常標準支付醫療費,但如果不獲續簽,依靠旅遊簽證延期,則需要支付雙倍醫療費。

消除饑餓

除了健康,在支持非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方面,明愛過去一直做相關工作,亦發揮重要作用。但在去年,社會最弱勢群體的不穩定狀況有所惡化,疫情及其後的經濟形勢使許多人失業,沒有前景,並且他們因為航班減少和邊境限制,被逼困在澳門。只有在本月政府宣佈的第三輪經濟援助措施,針對經濟復蘇的困難情況,才將非本地居民納入政府扶持範圍。潘志明提醒:「需要幫助的人越來越多,因為越來越多人處於待業狀態。大多數人沒有工作,只能用自己僅有的一點積蓄來維持生計,或者向家人和朋友借錢。而問題是,他們背井離鄉的時間太長了,且失業了好幾個月。」

自疫情爆發以來,明愛向在澳的外勞發放食品和津貼援助。「食物共享」計劃(Food Sharing)是為那些失去工作、難以支付房租、用完或用盡微薄積蓄的非本地居民設立的。

計劃在去年9月啟動,包括向最需要的人收集和分發食品和其他物品,例如衛生清潔產品。潘志明表示:「這個計劃只針對非本地居民。針對本地居民,我們也有『食物銀行』。除此之外,本地居民還享有政府的各項扶持,這些扶持讓他們至少不會經歷與非本地居民相同的困難。」他續道:「這樣說吧,在政府扶持的情況下,類似情況的本地居民每天至少有40元的餐補;而我們對非本地居民的扶持還不到20元。」

明愛的工作人員和義工,努力籌集所有能得到的幫助。除捐贈—物資和金錢—他們還與兩家超市取得合作,向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即將過期的食品,麵包店提供剩餘的麵包。其他機構:如學校,組織籌款活動。潘志明說:「通常我們並不會說我們幫助了多少人,但這件事是公開的,所以我可以算一下,我們在這段時間大約幫助了2,000人。」

這個數字遠遠沒有達到需要幫助的總人數。潘志明指出,至少有5,000人需要救助:「只是越南人就已近2,000人,即使是有工作的非本地居民也向我們求助。」

潘志明承認,在經歷最初的三個月後,明愛的支持率有所提高。他指出:「大家不明白,為什麼我們在本地人也有需要的時候,去幫助非本地居民。不過之後,大家的態度轉變了。我認為本地居民更能對非本地居民的處境感同身受:沒有回家的航班,被困在澳門。」

「大家都正經歷着苦難。不同的是,本地人有政府和各種機構的援助。我們要替那些無依無靠且孤單的非本地居民着想。需要幫助的本地居民並不多,所以暫時不用擔心。」

就如何應對疫情這個沒有終點的問題,潘志明認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幫助你身邊的人,以及你所知道的需要幫助的人。這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此外,鑒於這場疫情所造成的特殊背景,政府應該為失業的非本地居民建立社會保障制度。」

至2020年12月底,持有工作許可的非本地居民有177,663人,比2019年12月底減少18,875人。其中大部分人來自內地,其次是菲律賓和越南。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