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澳門和澳門人

澳門和澳門人

今期《澳門平台》嘗試透過「平凡」澳門人的眼睛,看一看澳門20年前的模樣,20年過去,他們仍在同一位置上做著相同的工作。本報亦嘗試尋找持「藍咭」的外僱訪問,可惜未能成功。

Chestnut-Chao (1)

又熱又香,但沒有叫賣聲

他的名字是周志榮,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繼承他父親的生意─在議事亭前地炒賣栗子,但不會叫喊「又熱又香」。栗子的季節始於10月1日,持續至2月或3月。
他自80年代中就開始賣栗子,一直都在議事亭前地,當他不炒這些內地栗子的時候,他會製作手鐲、耳環和戒指。
90年代至今,其中一樣最明顯的變化發生在他所在的廣場上。攤檔設於在兩個角落之間,移動距離不超過六米,但「廣場上的車輛消失了」。今天,這裡鋪滿葡式碎石路,只有行人走過。
「以前,每年這個時候,一到夜晚,就開始多人來買。因為他們去平安戲院前(市政廳大樓旁),總會先來買栗子,一邊食栗子,一邊看電影。現在,越來越多旅客來到這裡,生意從早上就開始了。」
炒栗子的機器,與50年前一模一樣。 他說,每批栗子需要30到45分鐘才能炒熟。
「這是我爸爸的主意,他見到那些用機器(水泥車上的攪拌筒)攪水泥,就請一個朋友幫他做一個小一點的。」
像他的父親周北清一樣,周志榮生於澳門,他對於1999年的栗子價錢沒有確切的印象。「我大概記得每份是3至10澳門元。今天,不同分量的價格是16、20和30澳門元」。
「每天賣多少公斤?我不知道,這取決於天氣。」他總結:「這是一個靠遊客的生意」。

Tailor-Lo (1)

度身定造 經典傳承

66歲的羅耀祥於16歲開始在中區的「建成洋服」工作。整整半個世紀。
他肯定地說,20年前,1999年,來度身定造西裝的葡萄牙人比中國人更多。「社會中最富有和最有影響力的人都來這裡造衫」。從總督到高官,從議員到律師。甚至前葡萄牙總統馬里奧.蘇亞雷斯也曾在建成洋服度身造西裝。
「現在,顧客不一樣了。大部分是中國人,都很有錢」。羅耀祥指出:「自從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反腐敗工作,來造衫的中國人少了很多。」
對比1999年與2019年,羅耀祥毫不懷疑地說:「以前,我們平均每年大約造400套西裝,而現在大概200套左右。」
在「建成洋服」有5位師傅,其中有4位是羅耀祥的徒弟。
他表示,在1999年,造一套西裝平均價格為5,000澳門元。20年後,同一種面料的價格已經升超過一倍,達12,000澳門元。
「什麼變得最多?西裝的剪裁,特別是領口位。領位不再造那麼高,不再那麼寬鬆。現在這樣看起來更優雅。」
他說,許多來自北京、上海和山西的顧客來這裡定造西服。他說,當中包括一些內地的省領導人。
除了裁縫店空間之外,這20年來,沒有改變的還有造西裝的時間─兩天。
最貴的一套西裝幾錢?「如果採用最獨特的面料小羊駝,造價138,000澳門元。但是我們也有5,000元的。這完全取決於面料。」

Fish stall-Chan (2)

陳開記魚檔 「今時唔同往日」

在議事亭前地,人流絡繹不絕。1999年的營地街市就是這樣。陳開的魚檔在1988年就在這個街市,見證著這些年來的巨大變化。他表示:「現在,來這個街市的人越來越少。只有年紀大的人生活在這一區。」他認為,位於市中心的這個街市,並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這個街市現在很淡。其他區開了新的街市,而且又多高樓大廈,年青人都只會去祐漢街市及水上街市。他們吃得又比老人家多,這些街市就比較多人囉。」儘管陳開今年已年屆79,仍然精神飽滿。「20年前,這個街市每日都很多人,轉身都無得轉。與99年相比,收入和人流差一半不止」。陳開一邊為客人劏魚一邊說,雖然現在賺得多,但來貨價亦貴。他感嘆:「以前100元,已經好好洗,現在100元在街市買兩樣餸都差不多花光了。」魚檔現時每日平均生意額3,000元,幾乎是1999年的三倍,當時每日生意額約1,000至2,000元。但不是因為多了顧客,而是物價上漲了。1999年,一斤魚賣10元;現在最便宜的魚也賣到30元一斤,再貴的還有40至50元一斤魚。另一個明顯的變化是魚的種類。現在賣魚的種類更加豐富,因為當時只有從海上捕撈的野生海鮮,現在多是養殖魚。至於顧客方面,以往在街市可以看到很多葡萄牙人。「但我不識講葡文,他們不會來幫襯我」,陳開亦指出,現時都有不少遊客來逛街市,但他們不會在這裡消費。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水貨客:「哪有什麼變化,我不懂得這些。」

與珠海一關之隔的關閘,每天人流如潮湧,當中除了有拉著行李箱的遊客,還有揹著一大袋「貨物」的水貨客們。走在彩虹苑商場至華大新村第一、二、三街一帶,不乏看見掛著「貿易行」的招牌,店內卻堆滿裝有貨物的紙箱,實際上這些「貿易行」就是一間間開在街上的小型水貨倉庫,而水貨客就是搬運工,將這些貨物以螞蟻搬家形式運回內地,以達到貨主逃稅牟利的目的。這位不願意透露名字的婆婆來自福建省泉州市,擁有澳門居民身份證,年約74歲的她右手撐著拐杖,右肩上揹著裝有貨品的環保袋從華大新村第三街緩慢地拾級而上,由於不諳廣東話,她以自己的母語-閩南話訴說自己在80年代移居澳門,早年從事製衣,彼時偶然也會「走拱北」(即帶著水貨走到拱北),她記得在十年前,帶一趟水貨大概賺取8、10澳門元。後來婆婆膝關節出現毛病,沒有工作,但不想終日待在家中的她,即使行動不便也堅持每天走兩趟水貨,訪問的這一天,她揹著約40多枝以日文包裝的漱口水由關閘的一邊,走到拱北的水貨店交貨,這一趟她賺到32澳門元。婆婆說,酬勞的多寡視乎貨物過海關的難易程度,直言現時走水貨不好做,賺到的幾十元,也只是用來補貼買菜。被問及澳門回歸20年來的變化,她只是靦腆地搖著頭說:「哪有什麼變化,我不懂得這些。」

Newspaper stall (1)

報販-抵抗時代的變遷

在議事亭前地,有一把藍色太陽傘伫立在黃色方柱之中,這是經營了40年的一間報紙檔。除了售賣港澳報紙外、明信片、旅遊紀念品、通勝、雜誌、內地的政治「禁書」等都是澳門報攤常見的貨色。這位不願透露名字的檔主坦言,與以往相比,最大的變化是「現在人人都睇手機,不買報紙睇」。她說現時賣報紙並不賺錢,而自從銅鑼灣書店店主與店員先後失蹤事件被廣泛報導後,「禁書」銷量明顯大減,檔口的主要收入來源是送報紙,而不是人們來報檔買報紙。
在她的報攤中,除了中文報,還有葡文報,她表示,賣得最好一直是中文報,只是銷量由400多份減至約200份,而葡文報僅入7成貨仍時常賣不完。但她說20年來不變的是,買報紙的人仍是以中老年人為主。

安國標、蘇爔琳、王美美 19.12.2019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