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關於中國債務的疑慮

關於中國債務的疑慮

2016年,中國的總債務是經濟總額的幾乎250%倍,開支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三分之一。國企是主要負債者。
走在「長安」大街上,跨越北京中心的位於西部的大動脈,會路過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的總部—— 為中國政府的大型項目融資的機構,中國銀行—— 世界最大的銀行之一——,和中國中央銀行,之後到達天安門,中國最大的公共廣場。就是在那裡,1949年,毛澤東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他的遺體安置在一座氣勢宏偉的陵墓中,距離人民大會堂幾米處。
在這一世界第二大國家的首都,政治和金融權力的緊密不僅僅只為城市提供便利,更是前所未有的政治經驗的成果,中國的政權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礎上,借助資本主義技術,同時不放棄對經濟的控制。
在世界最大的五家企業中,三家 —— 國家電網、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直接由中央政府通過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
《財富》雜誌評出的500強企業中,100家是中國企業,令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享譽世界。
「國有集團越來越少,但仍繼續主導中國經濟的關鍵部門」,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汪浩向《葡新社》解釋說。
「這是中國共產黨精英階層確保對經濟控制的一種形式」,汪浩解釋說,「國企受益於政府提供的廉價電力、土地和信貸等好處」,以確保其盈利能力,事實上,其效益水平遠低於私營部門。

系統性風險

中國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 去年6.7% —— 但遠低於過去三十年的平均水平,近10%,三十年間,中國由貧窮和孤立的國家轉變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在經濟增長放緩期,分析師認為,國有部門信貸過度對於中國而言可能是「致命的」。
2016年,這一亞洲國家的債務達到168.48萬億元, 相當於其GDP的249%,根據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李揚。
其債務水平接近2008年經濟危機前的美國和一些歐盟國家。
從那時起,中國的債務以每年超過10%的速度增長,因為為了刺激經濟增長,避免失業率上升,北京降低了信貸門檻和利率。
根據李楊,最大的風險在於非金融企業部門,債務佔GDP的比例估計為156%,包括地方政府融資機制承擔的債務。
「很多有問題的企業是國企,他們在公共銀行獲得大筆貸款,加大了經濟的系統性風險」,他說。
「債務最重的是非金融企業,如果其出現問題,中國的金融體系將立即感受到問題」,李強調。
該問題也會影響政府的財政收入,因為中國的銀行「與政府緊密相連」。
去年10月,中國銀行體系的監管機構宣布,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已經超過了兩萬億元。佔該國授予的信貸總額的2.15%左右。不過分析人士指出,實際價值約為18萬億元人民幣,如果算上國企的債務。

修補程序和解決方案

北京宣布,採取措施解決這一問題,包括債務轉化為證券,於去年12月首次嘗試。
由中國銀行領導的國有銀行集團同意接收國有巨頭中鋼集團的股份,償還一筆600億元債務的一半債務。
然而,分析師認為,這種解決方案只是政府為了避免大膽的行動,政府是以這種方式支援國有企業。
「他們仍然在修補,而不是解決問題」,諮詢公司資本經濟的馬克·威廉姆斯表示,美聯社引述。
這種困境說明了中國領導層一方面允許市場競爭,另一方面希望平衡該國經濟結構並確保國有企業繼續主導經濟的矛盾的慾望。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共產黨已承諾減少債務,令銀行資助效益高的企業,而不是國有集團。
但該政權的官僚獨裁本質也構成了障礙。
「經濟改革(始於1979年)停滯」,北京北部的人民大學政治學教授張鳴向《葡新社》表示。
「所有人都知道,現在正在進行的最重要的改革是政治制度的改革」,他表示。 「沒有政治體制改革,可能難以深化經濟改革」。
自習近平2013年掌權以來,提倡政治和經濟改革的雜誌和網站被關閉,中國司法系統的大學教授和成員被告知警惕「西方價值觀」的傳播。
汪浩表示,政府應該用其他的方法來控制經濟,如稅收和產業政策。
「利用國企控制經濟僅揭示其缺乏信心」,他表示。

若昂·皮門塔−《葡新社》/《澳門平台》獨家報道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