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未分類 深化改革是最有效的環保手段

深化改革是最有效的環保手段

 

中國政府於十八屆三中全會在談及環境保護問題時,著重提到了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建立健全資源開發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

 

中國政府在十八界三中全會在談及環境保護問題時,著重提到了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建立健全資源開發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並且指出改革環保管理體制的重要性。美國史丹福大學環境經濟學者於洋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改革和環境保護並不是對立的兩方面,正確有效的改革本身就能帶來巨大的環境紅利"。

據21世紀經濟報在之前的報導,國家能源局已經開始“十三五"規劃的編制。主要解決三大問題:落實中國的能源戰略,實現稀缺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實現“九個統籌"。其中“九個統籌"包括供需,國內與國外、能源品種、生產環節或生產鏈等九個方面。

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俞燕山在其文章中透露,借鑒“十二五"的經驗,“十三五"規劃中能源規劃將強調統籌,比如電力規劃不再分辨制定核電、水電、火電以及電網等等的規劃。

於洋講到,中國經濟體制中仍存有大量計劃經濟年代殘留下來的“無效率結構",由於這些結構多與環境污染密切相關,它們不僅鎖住了經濟進一步健康發展的動力,還造成了額外的污染排放。拿電力改革來說,讓市場機制真正在電力生產決策中發揮作用,需要讓企業的技術水準、管理能力等與其利潤掛鈎。這就需要深化經濟體制的改革。

此外,他還指出,財稅體制改革也是實現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的雙贏之策。中國共產黨的三中全會公報中也體現,“科學的財稅體制是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和促進社會公平和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於洋說,“只靠行政手段或運動式的環保行動都不足以有效遏制中國的過度污染狀況。"比如:在產品價格中體現出的環境成本,則有望從消費端制止過度消費現象。

另外針對中國的環境不公平現象嚴重,他講到:“從污染匯中獲得利潤的個人,並沒有承擔其造成污染的損失。"。

由於中國的外向型經濟比重大,如果考慮生產產品的生命週期問題,消費中國產品的國家也應負有一定責任。

楊柳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