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倡議黨(IL)於二月決定提出一項決議草案,以加強葡萄牙與台灣之間的聯繫,強調與共享民主價值觀和提供重要經濟機會的國家建立夥伴關係的重要性。
然而,3 月 14 日,該決議草案遭到否決,只有自由倡議黨和人民動物自然黨(PAN)的唯一一名議員投了贊成票,夠了黨(CHEGA)棄權,包括社會黨(PS)和社會民主黨(PSD)的 156 名議員在內的其他政黨投了反對票。自由倡議黨國會議員和共和國議會副議長Rodrigo Saraiva表示,這一決定「證實了社會民主黨和社會黨在外交政策上採取的一致和保守立場」。
Saraiva向《澳門平台》指出,「在下屆立法會,我們將再次提出旨在促進和深化外交和經濟關係的提案,以減少葡萄牙和歐盟的戰略依賴,台灣就是一個正面的例子」。
自 1979 年至今,葡萄牙只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不與正式名稱為中華民國的台灣建立外交關係。
與許多不承認台灣政府的國家一樣,台灣當局在葡萄牙的代表機構是位於里斯本的台北經濟文化中心。
然而,與許多其他歐洲國家不同,葡萄牙沒有在台灣設立類似的代表處。自由倡議黨議員表示,立陶宛、英國、法國和德國等歐洲國家已經在台灣設立了代表處,「這並沒有損害其他外交關係」。
Saraiva強調,葡萄牙在與台灣的雙邊關係中面臨「嚴重的體制赤字」,無論是在經濟層面還是在領事服務方面。他強調,該提案的主要動機之一是「促進經濟機遇」。
根據Saraiva的說法 「葡萄牙企業在試圖與台灣建立商業關係時面臨繁瑣的官僚程序,主要是因為缺乏一個促進此類交流的官方機構。」
為了打破這種僵局,他建議葡萄牙可以啟動類似的進程,開設葡萄牙對外投資貿易局(AICEP)的代表團,並強調「台灣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民主政體,也是世界上最領先的科技中心之一」,是「幾個歐洲國家的重要經濟夥伴」。
關於政府是否會接受另一項提案,Saraiva表示,儘管葡萄牙對台灣的外交政策因與中國大陸的緊密關係而一直「相對保守」,但他認為「在歐盟正積極拓展其經濟合作關係的當下,這一議題仍有展開更深入討論的空間」。
他指出,「無論下屆政府的組成如何,自由倡議黨都將繼續捍衛反映葡萄牙戰略利益以及與台灣等夥伴共享的民主價值觀的外交政策」。
「嚴重的官僚障礙」
Saraiva提出的另一個問題是「提供便利的領事服務」,因為目前「在台灣的葡萄牙公民和對葡萄牙感興趣的台灣人面臨嚴重的官僚障礙」,這會產生成本和不安全感。
由於台灣沒有領事服務,葡萄牙或台灣國民經常需要前往其他葡萄牙外交機構,例如澳門或東京,處理行政手續或其他事務。
Saraiva警告說,「在許多歐洲國家,台灣代表由各國外交部接待,而在葡萄牙,他們的案件由移民、庇護和融合局(AIMA)處理,沒有得到應有的機構角色承認」。

里斯本選區國會議員兼自由倡議黨國會黨團主席 Rodrigo Saraiva 和 葡萄牙台灣商會名譽會長莊登翔
「台灣與葡萄牙和歐盟有重要的經濟關係,沒有理由採取這種差別待遇」。
2016 年至 2024 年台灣駐葡萄牙官方代表張崇哲表示,在台灣設立葡萄牙代表處「已經晚了 30 多年」,但「亡羊補牢,猶未晚也」。
據《澳門平台》了解,張崇哲於 2024 年 9 月結束任期,自他離任以來,台灣外交部尚未宣布任何官方繼任人選。
葡萄牙台灣商會名譽會長莊登翔將該決議案形容為「一股清新的空氣」,因為「有數百名旅居台灣的葡萄牙人無法獲得領事服務,並因此感到被邊緣化」。
「此外,還有許多機會尚未被發掘。所有在台北設有經濟辦事處的歐洲國家,其與台灣的經貿往來逐年增長。」莊登翔補充道,他去年曾主辦首屆葡萄牙-台灣商業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