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以來,房地產市場一直難以穩定。根據統計暨普查局數據,自2019年第四季度以來,住宅每平方米的價格下跌了17%。然而,若將商業和工業設施的價格納入考量,跌幅更達到26.7%。
商人兼前立法會議員吳在權警告,澳門的房地產交投狀況降至40年來的最差水平。因此,政府是時候採取措施「推動都市更新,恢復投資者信心」。
吳在權認為,當前的危機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供需不平衡、經濟表現不佳以及購房者信心不足。他解釋:「供應遠遠超過了需求。這是之前政府所犯的一大錯誤,政策導致了樓價下跌。」
此外,全球經濟放緩、利率上升以及技術和建材供應鏈的變化,都令投資者進一步失去信心。根據吳在權提供的數據,澳門房地產市場的交易量大幅下降,目前僅為十年前市場高峰期的20%。
由於過去幾年成交量「十分薄弱」,吳在權估算,雖然目前住宅成交價格跌至十年前水平,但是澳門房地產價值實際上較高位已大幅貶值約50%。「那些已有40或50年樓齡的舊建築物已經失去了價值,並且仍在造就負資產。工廈和商廈也是如此,已無法滿足現代工業生產需求。」
政府需要在土地拍賣和新住房建設方面採取主動,使舊區居民能搬遷到新開發項目中。這不僅能促進都市更新,還能強化金融市場。
澳門房地產聯合商會會長 吳在權
根據澳門財政局公布的數據及《澳門平台》查詢所得,過去15年來,住宅房地產交易量急劇下降。2010年約有15,777筆交易,然而到了2024年僅剩3,057筆,減幅達80.7%。
至於商廈或寫字樓的銷售,財政局並未提供具體信息,但房地產代理仲量聯行定期提供更新。在最新的報告中,該公司指出,由於空置率上升,加上高利率,辦公樓的銷售量下降到了「十年前的水平」。同期,商用物業市場見證了「拋售貶值資產」的增加,其中包括位於「旅遊區和民生區」的許多零售商鋪。
政府的援手
要扭轉局面,吳在權認為政府應該主導都市更新過程並推動綜合發展項目。「政府需要在土地拍賣和新住房建設方面採取主動,使舊區居民能搬遷到新開發項目中。這不僅能促進都市更新,還能強化金融市場。」
吳在權又建議政府加快實施「1+4」策略。該策略推動會議展覽、貿易、體育和文創等領域發展,助力澳門增強其國際競爭力並實現經濟多元化。
對於房地產價格的走勢,吳在權相信市場復甦將取決於政府恢復市民和投資者信心的能力。「如果政府在下一步行動計劃中就房地產政策提出明確的指導方針,並在如投資移民和吸引人才等領域採取具體措施,市場可能會從低點開始復甦。」
無論如何,吳在權表示沒有必要「過度悲觀」,因為澳門的房地產市場相較於中國內地仍具有獨特的優勢。
「澳門人口較少,如果我們能夠促進大學生的流動性,房價可能會上升。」但他指,長期確保房地產市場可持續發展的唯一方法是通過一個全面的都市更新計劃,改善房屋質量,並有助於將城市打造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目標。
租金走勢相反
儘管買賣市場的前景黯淡,但租賃市場在過去一年中有所增長。儘管住宅單位每平方米的價格仍遠低於2019年的163澳門元(目前跌幅為19%),但在2023年底至2024年第三季度之間,住宅單位租金上漲了3.79%。
吳在權表示,租金可能會再次下跌,因為橫琴的發展可能會促使更多居民遷往深度合作區。然而,他也警告,經濟復甦和市場信心的恢復可能會導致租金上漲。他再次指出,大學生的流動性是可能導致價格上升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