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澳門人工智能發展姍姍來遲   

澳門人工智能發展姍姍來遲   

人工智慧可以在教育和醫療等方面帶來顯著的改善。然而,專家提醒,澳門在技術和立法方面與中國內地的發展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仍需更多努力 。

倪熙晨  Nelson Moura

有程式設計和科技方面專家指,在利用人工智慧提高生活質量和促進經濟發展方面,澳門遠遠落後於中國內地。

澳門大學科技學院教授黃承發指出,新款人工智能DeepSeek模型所引起的關注,為澳門和國內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加速人工智能的發展及其實際應用。他在接受《澳門平台》採訪時表示:「人工智能可以應用於許多不同的領域,隨著它變得更智能,將會進一步改善我們的生活。」

由杭州一家初創公司研發的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因展示了與OpenAI等美國對手旗鼓相當的性能,但開發成本比其對手少得多,而在國際市場上引起了轟動。這款中國模型也已發佈開源版本,可能會推動該領域的新一波發展。

如果我們能將人工智能應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將能夠釋放更多的時間來學習更高階的知識,並提高專業表現

黃承發 澳門大學

黃承發指出,人工智能主要能夠協助完成一些重複性的任務,比如「撰寫演講稿、製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和設計等」,但應與員工的專業知識相結合使用。「如果我們能將人工智能應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將能夠釋放更多的時間來學習更高階的知識,並提高專業表現」。但他提醒,需要「更合適的法律」來應對人工智能的影響,否則澳門將「在這領域落後於其他國家或城市。我們還需要為居民提供更多的培訓。這代人需要接受人工智慧進入他們的生活」。

落後國內

人工智慧的研究將是達成第二個五年計劃(2021-2025)目標的重要工具。然而,在2024年的政府施政報告中,上屆行政長官賀一誠僅提到了「着力培養學生的人工智能等科學素養」。新任行政長官岑浩輝暫時未有提及具體的計劃。

人工智能在(醫療和教育)這兩個領域顯示出強大的潛力,是我們重點關注的理想領域。

杜偉崎 資訊及營銷專業人士

 

中國內地自去年3月以來已制定了一項人工智能法案,但澳門特區至今尚未推進類似的立法。去年,澳門郵電局局長劉惠明指政府持「觀望」態度,首先觀察歐盟等地的監管框架經驗作為參考。她指:「我們還沒有監管人工智能使用的法律法規。由於人工智能在澳門的實施處於初期階段,政府將會密切觀察,並分析如歐盟框架等法規。」她又補充:「人工智能在個人生活中的應用範圍需要密切研究,歐盟的指導方針可以作為參考。」

對於科技領域的專業人士杜偉崎來說,澳門的人工智能使用水平與中國內地相比有「顯著的差異……例如在物流和供應鏈管理方面,現今大型語言模型在根據實時庫存和供應商數據,自動生成計劃指令和成本預測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任務「以前需要程序員和數據分析團隊的參與來進行計劃調整」。

杜偉崎參與發展的鏗.科技及電子商貿有限公司,是首個應用了人工智能的公共交通系統平台。但他表示,在澳門,人工智能的應用範疇仍然非常有限,因為澳門是一個「主要以旅遊業為主的城市,特別是高端旅遊業」。他指出:「旅遊業的主要價值是款待,需要個性化和親切的服務水準,這是人工智能目前無法複製的。因此,人工智能控制的服務機器人在現實世界的接待行業中並沒有太多實際用途。」

儘管如此,杜偉崎相信在某些特定領域中,人工智慧可以帶來實質性的改進,特別是在教育和醫療領域。他表示:「即使在先進的城市,這兩個領域經常出現明顯的人手不足,這令市民感到煩惱。人工智能在這兩個領域顯示出強大的潛力,是我們重點關注的理想領域。」

Tags: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