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作為中央的傑作、國土的一部分,北京自豪地慶祝澳門回歸25周年。中央大權當然高度參與其中,就像權利和義務一樣。這條「澳門街」相比其正在融合當中的鄰近地區,發展仍然緩慢,但基礎建設、人均本地生產總值、科技現代化,甚至是現存且合理的居民生活規劃方面,都已進步了很多。事實上,澳門回歸前從來沒有自主、自由或民主。她只有一個支柱,靠着葡萄牙政府和何鴻燊。當然,當時澳門更葡式,但這在今天已說不通了。
澳門有很多問題,全世界都一樣。我也經常寫關於本澳許多問題的文章,甚至許多人說不可能用這樣的語氣和風格來寫,因為在中國社情的背景下,這是加速區域融合時最大的疑問,但這是可能的。現在絕對不是懷疑和批評的時候,而是喜慶的日子,融合是合理及值得的。
我們的城市和許多其他城市一樣,不論是中國、葡萄牙或世界其他地方。老實說,對於那些決定留在這裏的人來說,澳門比任何其他地方都要好,因為在這裏,他們看到了發展空間,即使在這個時代,也可以有所作為。就像我們《澳門平台》,為了促進雙語使用、為了尊重文化差異、為了一國兩制而奮鬥。一切都要着手工作才能實現。憑良心說,比起貴賓廳的地下世界,誰會反對發展中場?誰想沒有內地旅遊市場支持,只餘一個空洞、蕭條的城市?誰會否認經濟多元化的迫切性?還是把大灣區這個擁有8,500萬人口(佔中國生產總值14%)、全世界都想進入的市場看作妖魔鬼怪?
官方的宣傳是意料中事,但經常被誇大的民族自豪感是一種罪惡,沒有一個國家是無辜的。一些已經獨立了50年的前殖民地,仍然把他們沒有解決的問題歸咎於葡萄牙。中國並沒有陷入這種荒謬,而是頌揚自己的成就,展示出工作做得更好。這是正常的,數字也顯示……確實如此。
我讀了《中國日報》和新華社有關25周年紀念的報導。我們在第14-15頁刊登了其中一篇。當然,它們呈現的都是美好的一面,但也不僅如此。首先,從文章的質量、有想法的切入點和訪問外國人的數量可以看出,儘管是官方的論述,近些年已有很大進步。其次,焦點不再是國家安全、愛國愛澳或政治命令。他們讚頌澳門的國際化、不同文化和諧共存、盛事、獨特……這是個好現象!
我們需要做很多事情來維護和發展這種敘事方式。事實上,有很多工作要做,因為它有部分正在變弱,而不是變強。我們會支持制度上的做法。事實上,這就是為甚麼我們仍然在這裡。且已25年了!
*《平台媒體》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