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某鐘錶品牌正打算在澳開設分店,但提供的職缺僅兩至三個,薪酬水平只有1.2萬至1.3萬元。由於大環境一般,疫後人資流向主要是博企及酒店的職缺。目前人資巿場人員流失比招聘多,只有部分工程公司、保險公司還有請人需求,大部分行業已停止招聘。
至於巿道低迷,該免稅集團要求員工放無薪假的情況會否延伸到其他零售品牌,甚至其他行業?人資公司認為「跟風」機會不大,因該免稅集團的營運模式、人員規模與其他行業不同,光是店舖人手已佔極大開支比重,故業績一般時,只好放員工無薪假,減輕人手過剩的壓力。
此外,現時多了打工仔發現自己並不適合在娛樂場任職,有意轉工,惟就業環境一般,巿場職缺減少,搵工相對困難。但本澳仍密鑼緊鼓舉辦演唱會,相信兼職空缺會增多,容易吸引年輕人。
澳門僱員信心滿意度
澳門科技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發佈僱員信心及滿意度調查,以5分為滿分,今年僱員信心指數為3.04分,滿意度為3.23分,兩項指數均按年上升。今年指數回復2019年水平,反映澳門社會和經濟在受到負面影響後,展現出彈性,回復正常運轉。
研究所把今年的調查與去年三月的調查數據做比較,結果顯示,今年澳門僱員信心總指數較去年升4.37%。自去年經濟恢復後,本澳僱員對就業市場、公司前景和個人發展的信心持續增加。升幅最大的三項信心指數是:一年內不會失業的機會佔12.21%、受到上司賞識佔11.44%、提升個人知識和技能的機會佔8.88%。
今年澳門僱員滿意度總指數升7.94%。今年滿意度分指數中,工作穩定性分指數上升最大,工作待遇滿意度分指數也繼續升高。其中,升幅最大的三項滿意指數是:對健康的影響佔13.7%,對家庭生活的影響佔13.43%,薪酬佔10.77%。變化相對不大的滿意度項目有:工作對社交來往的影響、工作量和工作時數。
該調查於今年4月9至24日期間,以問卷調查的方式,訪問806名澳門全職僱員。
本文與《澳門日報》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