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俄羅斯與五個非洲葡語國家達成軍事協議

俄羅斯與五個非洲葡語國家達成軍事協議

最近幾周,聖多美和普林西比以及幾內亞比紹與俄羅斯簽訂的新協議,其中的軍事協議引起了葡萄牙的介入和批評。但事實上,非洲五個葡語國家全都有跟普京政府簽訂了類似的協議。

澳門平台、葡新社

SEDES安全與防衛觀察站協調員João Vieira Borges少將表示,俄羅斯與非洲葡語國家之間簽署協定的歷史,幾乎可以追溯到獨立時期,但從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Maria Zakharova上周的發言中,可中預料,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協定將會倍增。

這位協調員在接受葡新社採訪時表示:「[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說葡萄牙最近]對俄羅斯採取了進攻性姿態,且兩國正處於兩國外交關係的最低點,這等同於說:『我們現在準備進入葡萄牙的勢力範圍,即非洲葡語國家』。」

他補充:「我也是從這個意義上理解的,這不僅僅是埋怨,恰恰相反,這是在說『葡萄牙完全在西方的勢力範圍內,即美國和北約的勢力範圍內,因此它已成為我們[俄羅斯]不會指望的國家,因此我們可以在任何地方做任何想做的事』。」

至於會怎樣實行?João Vieira Borges指:通過與其他非洲葡語國家達成的其他協定。

據這位專家認為,下一個最有可能跟莫斯科簽署軍事協議的國家,將是莫桑比克和幾內亞比紹,因為安哥拉與美國最近的和解讓俄羅斯處於「警戒狀態」,而佛得角則是西方的傳統盟友。

然而,在所有非洲葡語國家中,安哥拉是與莫斯科簽署了最廣泛、最深入的軍事和警務合作計劃的國家。

俄羅斯和安哥拉在2014至2020年軍事、軍事技術和警務合作協定所附帶的合作計劃訂明,項目只有在完成後才會結束,且可以延長計劃期限。計劃甚至提到在安哥拉領土上建設屬俄羅斯擁有的武器工廠。

該計劃規定向安哥拉武裝部隊的三個分支提供武器,包括為安哥拉空軍提供作戰、偵察和訓練飛機、導彈和其他敏感武器;為海軍提供巡邏艇,或建造一個炮兵工廠和另一個輕型武器工廠,對裝甲車輛進行現代化改造,以及向安哥拉軍隊和警察提供輕型武器。

另一方面,據斯德哥爾摩東歐研究中心2024年1月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俄羅斯與南非的一些合作項目,如2010年代的KONDOR-E衛星監控項目,「充滿了不信任」,此後「安哥拉成為了俄羅斯在太空探索方面的主要非洲合作夥伴」。

近年來,俄羅斯與莫桑比克簽署了多項軍事協定。例如2019年8月簽署了關於相互保護機密資訊的協定,2018年4月簽署了關於簡化俄羅斯軍艦進入莫桑比克港口程式的協定,一年後又簽署了關於海軍合作的備忘錄。

據國際分析人士指,莫斯科多年來一直希望在莫桑比克的第三大港口納卡拉港建立海軍基地,並在莫桑比克政府2018年的「隱性債務」醜聞後接近成功。

此後不久,莫斯科派遣瓦格納集團前往莫桑比克,在德爾加杜角與青年黨作戰,這次短暫的行動以俄羅斯的僱傭軍的失敗而告終。

美國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的《歐亞每日觀察》在2019年11月寫道,「莫斯科無疑在盯著納卡拉港。那是非洲南部最深的港口,位於魯武馬盆地以南約200英里。莫桑比克的帕爾馬鎮靠近坦桑尼亞邊境,正準備成為魯武馬液化天然氣產業的主要港口,所以不太可能成為俄羅斯的海軍基地。」

幾內亞比紹方面,俄羅斯政府去年3月宣佈取消其約2,600萬歐元的債務,而且按俄羅斯的官方記錄,幾內亞比紹於2018年11月與俄羅斯簽訂了軍事技術合作協定。

該協定與聖多美現在簽署的協定有很大不同,因為它沒有規定「在國際組織和論壇框架內,就國際安全與穩定的根本問題」進行任何「合作」或達成任何諒解。

相比之下,幾內亞的協定主要是「供應武器、軍事裝備和其他軍事產品」、「提供軍事技術合作領域的服務」、「借調專家以支持聯合方案的實施」,以及「人員培訓」等等。

聯合國大會於2022年3月和2023年2月就譴責俄羅斯於2022年2月24日入侵烏克蘭的兩項決議進行表決時,幾內亞比紹缺席。

但在去年夏天在聖彼德堡舉行的俄非峰會上,幾內亞比紹派出國家元首級代表出席。而2023年7月底前往聖彼德堡的還有另一位葡語國家總統,就是莫桑比克的紐西。莫桑比克與安哥拉一樣,在聯合國的兩次投票中均投了棄權票。

最後,佛得角與聖多美一樣投票贊成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佛得角於2018年6月與莫斯科簽署了俄羅斯軍艦進入其領海和內陸水域的簡易程序,其中規定俄羅斯軍艦可停靠佛得角港口、進行船舶維修等相關事宜。

在葡語共同體的國家中,赤道幾內亞也於2015年7月與俄羅斯簽署了此類協議,其性質與十多年前,即2000年11月,佛得角和俄羅斯簽署的一項技術軍事合作協議相似。

澳門平台、葡新社綜合報導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