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位葡籍研究人員指出,港澳之間的海上客運恢復,將進一步威脅珠三角州中華白海 豚的安危。
受新冠疫情影響,海上客運暫停三年後,澳門半島與上環之間的噴射飛航 於上週四(1月19日)恢復運作。
香港海豚保護協會(HKDCS)副會長麥希汶,在收集放置在中國以西北屯門海域,以檢測附近哺乳動物聲音的設備後感嘆道,對白海豚而言,復航是壞消息。
麥希汶強調,航線將白海豚的重要棲息地—大嶼山西南端和香港南部的索罟群 島—「攔腰截斷」。她指出, 2020年2月港澳之間航線停運後,海豚可以更頻繁地回到索罟群島,而這裡是海豚社 交和餵養下一代的理想地點。
2020年,白海豚的活動錄得「非常顯著」的增長,包括有更大的群體活動。 這讓研究這些哺乳類動物近十年的麥希汶對海豚的生存前景「充滿希望」。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在常規考察中錄得的海豚數目,由2019年的52條下降至疫情發生首年的37條,於2022年回升至40條,但距離2003年的歷史紀錄188 條仍有相當大的距離。
麥希汶指,「大型海洋哺乳類動物需 要較長時間來應對人類活動帶來的影響,包括大型基建項目和填海工程。」 她又表示,很遺憾香港政府拒絕了於 2017年提出、將航線南移的建議。 這建議可能會使「經營者駛到澳門的 航線多花10分鐘的時間和一點燃料」。 澳門和香港之間的海上客運由噴射飛航營運。此公司由於2020年去世的賭王何鴻燊所創立,其集團還涵蓋澳門13家賭場,及葡萄牙里斯本和埃斯托里爾的賭場。
麥希汶憶述香港海事處的回覆是,將航線更遠離海岸,進入更湍急的水域,「 可能會使乘客的航行體驗變得更加不舒服。」
由於2009年開始修建港珠澳大橋,大嶼山北部海域的中華海豚幾乎消失,扭轉了麥希汶的樂觀信念。
她警告,「如果不採取緊急行動,將很難維持目前的白海豚數量。政府不斷提出更多的填海項目、更多的跨海大橋(…)這些建設是不可持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