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本土電影登上華語奧斯卡

本土電影登上華語奧斯卡

李凱欣Inês Lei,阮康妍 Un Hong In

台灣「金馬獎」被譽為「華語電影奧斯卡」。而今年,澳門的電影史上首次有本地的長片作品登上該獎的競爭舞台,並獲三項提名。團隊認為來自外地的評論對澳門的電影藝術發展極為重要,而在澳門拍攝電影仍困難重重,但也是有這些制約才令澳門電影人創作的作品有獨有的形狀

本地導演孔慶輝繼2016年憑作品《撞牆》入圍台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後,今年再憑長片《海鷗來過的房間Kissing The Ground You Walked On》入選金馬獎,今次更獲最佳新導演、最佳音效、最佳攝影三項提名,與華語電影圈各路人馬競爭。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在入圍名單公佈後表示,《海鷗來過的房間》導演孔慶輝是首次入圍此獎的澳門導演,並形容其作品是「濱口龍介遇到蔡明亮」。

延伸閱讀:3位澳門電影人獲文化局最高200萬電影長片製作支援

孔慶輝接受《澳門平台》專訪時介紹,作品在很多年前已開始籌備,主要是花了很多時間摸索劇本。作品由2014年開始創作及籌備,2017年獲得文化局資助,直到去年拍完,今年做後期。整部電影的預算約200萬,而那一屆,文化局的「電影長片製作支援計劃」補助金額是150萬澳門幣。由於電影是公司自己出品,所以餘下的部分就由孔慶輝的公司承擔。孔慶輝表示,在澳門拍電影的成本不低,在資源緊絀之下,他們於是以小團隊的方式進行拍攝。

有別於以往的成功模式

今次團隊一行十餘人,全員澳門人和在澳門拍攝。孔慶輝形容,每個劇組會有各自的困難之處。「我的拍攝方式會比較『土炮』一點,所以對於我而言最難的點都一定是創作上。」憑今次作品入圍「最佳攝影」的蘇偉鍵亦分享,這部電影的主題是一種「人的狀態」,難以用語言去表達。而這次的拍攝計劃跟他過往的經驗也很不同。有別於香港工業化模式、會知道整個月的工作安排,這次拍攝可以是早上才決定下午的安排,而他反而更喜愛這種模式。「其實我每天接到的劇本都未有定稿(50%以下)。在這種家庭式作業下,可以發揮的空間好多。」

延伸閱讀:以澳門電影業歷史為題紀錄片《解畫》於戀愛電影館放映

「整個月的拍攝都是有機的,它不是死的(已定案)。」他續指,澳門以往的電影大多學習香港和台灣,這部電影如放到香港人手中,可能十多日就拍完,但也會損失了很多有機的調整。他希望澳門的藝術圈也能了解到,大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創作,而非單純跟隨外地的風格。

大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創作,而非單純跟隨外地的風格。

攝影師蘇偉鍵

「這次的拍攝幸福到能夠每日早上7時起床開戲,晚上10時休息,每日如是,對於拍攝電影來說並不常見。雖然沒有劇本,但導演能夠壓場,大家都很淡定。」演員林上表示,因為導演是演員出身,能精準點出演出的問題所在,而且是順場景拍攝,這樣的安排,對於演員來說是很奢侈和幸福的。同時,團隊都是熟人,容易溝通,又因澳門仍在起步當中,大家甚麼都不懂,一切都可以一起研究。「對於演員的挑戰,就是要隨時準備好劇情的狀態。」

增加曝光

參演之一的林上,是澳門其中一位少有的演員,過往出演過多部內地和香港的作品,這次澳門的製作對他來說是絕無僅有的幸福,但同時這種幸福和現實矛盾地對抗著。「(拍)澳門電影比中港幸福,大家都是熟人,容易溝通,在內地和香港是一種工作,好多事不會問,怕被人笑蠢,但在澳門大家可以好直接,如果澳門有工業就不會發生,因為所有事務都會制約你。」

對於《海鷗來過的房間》入圍金馬獎,林上認為,台灣是一個接納度高的地方,是次入選能夠鼓舞澳門人,「大家終於可以看到香港隔壁的澳門。」他又認為,鑒於澳門面積小,曝光率低,來自澳門以外的評論對經驗不足的業界發展非常重要。另邊廂,林上和蘇偉鍵都不認為本地電影的發展需要打着「澳門」的旗號。

有其他地方的人能夠評論澳門太重要,原因是澳門的經驗未夠。

演員林上

「不用定義澳門電影」

「其實沒有必要定義何謂澳門電影。」蘇偉鍵指,在澳門的現階段有本地作品能出走,有鼓勵作用,但對電影來說,並無必要。在他看來,在澳門有其創作的限制,但在某程度上不同層面的制約亦衍生出澳門的獨特性。

林上也表示:「『過河就會濕腳』,你在這個社會生長,就會有這個環境的氣味。是否要拍大三巴才叫澳門電影?」

他認為要先踏出腳下的一步,才能突破澳門的行業窄小。

「澳門有太多電影人只講不做,不能怪環境,只能怪自己未夠好。」在林上看來,拍電影在全世界來說都難,但「伊拉克都有導演。」澳門以往的拍攝工作有很大部分來自政府部門和娛樂場公司等商業案,其次才是本地的短片計劃。這次疫情後,有很多影片工作者轉行,他認為在某程度是件好事,大家可以直視自己能否堅持。

而孔慶輝認為,如果政府或者上位者除了財政支援外可以再提供多一點的配套,例如發行、宣傳,甚至乎是和戲院的連結等,將會有助本地電影發展。這是因為澳門電影起步比較慢,現時又不是一個很有規模的產業,而電影是一個很高支出的文化藝術。「如果要在澳門回本是無可能的。

假設在澳門拍一套戲要回本的話,假設我最便宜要用一百萬拍一套電影的話,收到十多萬已經很好,如果真的賣到香港、台灣時,他們會看你的戲中有何賣點吸引到當地觀眾,所以整件事是一條漫長的路。」「現在經常講大灣區,但是否大灣區所有的文化都相似呢?或者他們熟悉的演員,或者所喜好的戲劇類型是否都一樣呢?」他建議政府可以定期與創作者交流,加強溝通,令產業健康發展。

如果要在澳門回本是無可能的[…]收到十多萬已經很好,如果真的賣到香港、台灣時,他們會看你的戲中有何賣點吸引到當地觀眾,所以整件事是一條漫長的路。

導演孔慶輝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