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何謂本地人?澳門二代移民的困擾

何謂本地人?澳門二代移民的困擾

陸婉華Lok Un Wa*

你會如何定義「澳門本地人」?在澳門出生、讀書、長大、會說流利廣東話、懂澳門文化?如果有人上述項項皆有,你會否也和筆者一樣,自然認為他就是本地人呢?但是,原來這樣也不足夠。Carl生於澳、長於澳,是菲律賓二代移民,然而個人身份認同,卻總讓他感到迷茫—在不忘記自己的根,與融入澳門主流文化間,要如何找到平衡?

在澳門土生土長的第二代移民

Carl菲律賓籍的父母於90年代來澳工作時相識,並於2002年在澳門誕下了他。受語言障礙影響,Carl入讀學校的選擇不多,而他的父母希望小孩能更融入本地的文化和學習本地的語言,所以讓他就讀了一所中葡學校,因為在那裡,中文是主要教學語言,並有英語及葡語的語言課。

Carl說,校內幾乎八成學生都跟他一樣,是菲律賓移民的第二代,餘下的有少數的土生葡人和中國人。Carl在家使用他加祿語(Tagalog),從小則在校內學習中文、英文和葡文,跟同樣是菲律賓移民二代的同輩聊天時,他們會不自覺地混合多種語言。Carl笑說︰「有次我同妹妹係屋企用中文嘈交,因為媽媽聽唔明,所以我們就轉用他加祿語繼續嘈(有次我跟妹妹在家裡用中文吵架,因為媽媽聽不懂,所以我們就轉用他加祿語繼續吵)。」

身份認同的困擾

在移民家庭成長的孩子,常常因不同文化的衝擊而產生身份認同的困惑。在疫情前,Carl會定期跟父母回家探親。說得一口流利他加祿語的他,卻對菲律賓感到陌生。參加大學文化交流活動時,人們自然地讓他介紹菲律賓特色節日,但他卻略帶遲疑,「其實我都唔係好清楚(其實我也不是很清楚)。」

雖然家人也常教導他不要忘記祖上的根,但因為他長時間在澳門生活,難免會更熟悉和認同澳門的社會文化,「我覺得自己係澳門人(我覺得自己是澳門人)。」Carl說,他自小會跟其他澳門人一樣,看港劇、聽廣東歌(即場哼唱了幾句粵語歌詞)。Carl生於澳、長於澳、積極融入主流社會,然而他卻無法理直氣壯地自稱「澳門人」─因為他沒有澳門居民身份證,只有一本菲律賓護照。

據本澳第8/2002號法律(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身份證制度)第4條之規定,小孩在澳出生時,如父親或母親已具有本澳有效的「居留許可」或持有有效的澳門居民身份證,才可依法向本澳權限機關申辦澳門居民身份證。由於Carl的父母是以外地僱員身份在澳門工作的情況,按法律規定,無論工作多久,他們也只屬「逗留」,不屬「居留」。Carl在澳的居留權是取決於父母的藍卡身份。也就是說,如果哪一天Carl的父母失去工作、而他也無法考上澳門的大學時,他就要離開這座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城市,回到一個他不熟悉的「家」。

善用移民二代的多元文化優勢

因為沒有一個法律認可的「本地」居民身份,想留在澳門讀書、生活、工作,Carl也要比同齡其他非移民二代付出更多努力。可能就是在對未來不確定性的壓力,跟Carl聊天時,便會發現他比同齡澳門青年更懂事早熟。現就讀大學的他,承認很想打工幫補家計,但遺憾拿著學生簽證,在澳門打工是犯法的。

若讀完大學後,他也很想留在澳門工作,實踐這麼多年在澳學習的成果,為社會作出貢獻。但在本地人優先就業的情況下,他要加倍努力,使自己將來成為一位專才,才有可能以外地僱員的身份留在澳門生活工作。以上種種原因,都令他非常努力讀書,現在更成功申請到大學的全額獎學金幫補學費。

這位懂得四種語言、具多元文化背景優勢、學習成績可以申請全額獎學金的潛在人才,澳門卻容不下他。究竟我們該如何善用移民二代的多元文化優勢呢?

*澳門語言交流暨文化推廣協會會長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