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觀察(Observatório da China)主席、葡萄牙語首都城市聯盟文化部總監羅利路(Rui d’Ávila Lourido)一直站在促進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相互了解的最前線。
距離澳門回歸20週年仍有一年時間,葡萄牙與中國重建外交關係,歷史學家對中葡關係有正面評價,並公布有新的出版項目。
—距離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葡萄牙還有一個月,這次訪問對中葡關係有何意義?
羅利路:中葡關係邁向第二個10年,標誌著中葡外交和貿易關係的加強。我們都知道,澳門的貿易量十分小。但是中葡論壇(澳門)的成立,十分重要且具前瞻性。對澳門和中國在葡語國家的項目來說都意義非凡。
—在葡萄牙更能感受到兩國緊密的關係
羅利路:是的,在里斯本更能感覺到。這整個發展情況有助於更好地了解中國在世界上的作用。 當然,對中國來說,葡萄牙被視為一個能夠建立聯繫和增值的歐洲國家。 有必要考慮到,當2008-2009年的金融危機期間,西方國家停止對葡萄牙的投資。 當時雪中送炭的是中國,中國開始對我們大規模投資。 我認為葡萄牙人在危機時刻不會忘記這種支持。
—您覺得葡國在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中扮演什麼作用?
羅利路:「一帶一路」的主要目的是加強中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關係,實現其他國家的經濟多樣化。這一切都要依賴基礎建設才能做到。在中國舉行的一次會議中,西方的終點被視為馬德里。我認為這存在一定的誤解,因為海上絲綢之路的終點應該是里斯本,錫尼什(Sines)才是最佳的港口。當時這個議題其實挺有意思的。葡萄牙可以作為中國通往非洲和美洲的貿易平台。
—在文化上面,新絲綢之路對於葡萄牙意味著什麼?
羅利路:在這方面,我們一直都在發展,但尚未成熟。我們需要鼓勵中國有更多的葡萄牙語教學,中國在十年前只有三所大學教授葡語,現在已經有40所了。十年前,在葡萄牙只有一所孔子學院,現在有四所。現在葡萄牙小學可以選修中文漢語,中學和大學也一樣。這樣一來,學習漢語的人數大大增加。
—大家都要相互理解對方的文化
羅利路:「中國觀察」成立於2005年,當時葡萄牙與中國簽署戰略夥伴關係,旨在宣揚中國文化和促進共同合作,推動對中國文化有興趣的人的共同發展,致力促進中葡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
—2019年對於中葡關係來說十分重要。有什麼活動或項目正在籌備當中?
羅利路:我們將於5月在葡萄牙有一個來自江蘇揚州的木偶戲劇表演, 12月我們還將粵曲帶到葡萄牙。我們就葡語國家在「一帶一路」中的作用,以及在澳門的中國和葡萄牙關係作專題討論,舉行一場精彩的學術會議。這將是一個特殊的一年,還有許多大日子:葡萄牙與中國建交40週年,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0週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 這是一個吉祥的一年。
—與此同時,作為葡萄牙語首都城市聯盟(UCCLA)的文化部總監,您也參與到文化交流的建設中吧?
羅利路:UCCLA非常活躍,因為它的發展項目跟大眾有直接關係,為人們提供飲用水或基本衛生設施。 但這也是機構項目。 此外,我們將於2019年在里斯本舉辦一場關於澳門和中國的現代藝術展。
—澳門在拉近葡語城市和中國的關係上有怎樣的潛力?能起到什麼作用?
羅利路:我認為澳門在這方面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僅僅是UCCLA,還在葡語國家的教育、文化和培訓方面都有很大的潛力。在文化方面,澳門可以幫助推動文化發展。例如支持興建圖書館等。我還建議土生葡人話劇推廣到其他葡語國家。
馬天龍 02.11.2018
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Portuguê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