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未分類 葡語國家攜手抵抗飢餓

葡語國家攜手抵抗飢餓

音樂連繫,同聲共濟

由葡語國家共同體和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全力支持的飢饉大合唱,八位來自葡語國家的音樂人聯手加入。

出身於莫桑比克共和國,定居於里斯本的科斯塔內托,今次受葡語國家共同體和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之邀,將擔任今次葡語國家共同體飢饉活動的主唱,這位歌手決定要做得更多。

曾在澳門多次演出的這位歌手,向《澳門平台》表示:“在受到邀請的那一天,我就非常認同並支持這個計劃,如果只根據他們所建議的,我認為有點空泛,因此我決定再下一城,要做得更多。首先,就是要作一首曲。”

主題曲將製作成兩個版本,已完成的第一個版本由葡萄牙團體”Gospel Collective福音合唱團”所演唱;另一個錄製中的版本由多個葡語國家的歌手所演唱,包括Costa Neto科斯塔內托(莫桑比克)、Piki Pereira匹克佩雷拉(東帝汶)、 Tonecas Prazeres 托內卡斯普拉澤拉斯(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José Barros 約瑟巴羅斯(葡萄牙)、Ammy Injai 艾美因嘉怡(幾內亞比紹)、 Nancy Vieira南希維埃拉(佛得角)、Elizah Rodrigues 愛麗扎羅德里格斯(巴西) 和 Bonga 邦咖(安哥拉)。

“在發起機構的理念之外,藝術家的觸覺,一般與從事學術研究或專業的管理人員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樣,我們在這裡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對飢荒這個影響著世界大多數人的狀況並不妥協”,內托這樣說。

歌曲《Mandjolo》述說飢餓的威脅長期困擾著葡語國家,這原因亦讓各位參與這個計劃的歌手團結一致。“除此以外,這些歌手之所以參與今次大合唱,亦為了宣揚重要的教育的訊息,希望終有一天,資源(尤其是自然資源)不再被浪費,或者在許多情況下,不再被錯誤分配及管理,讓人類得以從飢餓的困境之中被解放出來。”

科斯塔內托建議加強教育,讓那些在弱勢地區的青年及兒童能夠懂得我們應該為未來保留哪些的資源”。他說:“對我來說,教育比資助那些單純的一次性農業項目更為重要,因為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如果沒有充分地反思現在,一直重複過去的方法就沒有任何意義。 ”

這次的飢饉活動成功與否,自有時間來定奪。如科斯塔內托所言,“世界得面對今日這種令人悲哀的現實,原因正是一些組織的管理失誤”。他還認為,總有一些地方是可以改善的,因為“一般的藝術家,本身也是夢想家,除了作為公民感到有義務參與今次的活動外,也相信明天會更好”。

 

2800萬葡語國家的人民深受飢荒影響

在由葡語國家共同體和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所發起的飢饉活動開幕式上,莫桑比克共和國總理阿爾柏圖.瓦基納發表數字,指葡語國家共同體內總共有2800萬人口正飽受飢餓之苦。單單在莫桑比克,每兩個五歲以下的兒童之中,就有一個兒童在承受飢餓的折磨。他提及,“如果我們有考慮到,長期的營養不良嚴重影響兒童的均衡成長及學習能力,那就可以知道,他們可能是這些教育運作失當下的犧牲品,他們以後長大成人後,依然會貧窮”,瓦基納這樣說。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消息都是壞的。就在去年,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宣佈,在對抗饑荒而已達到千禧目標的38個國家中,安哥拉、巴西和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均佔一席位。

 

佛得角電影節於美國舉行

由佛得角導演皮雷斯Guenny K. Pires 執導,電影《合約Contract》在哥倫比亞海茨(華盛頓)舉辦的佛得角-美國電影節(CVAFF)上榮獲評審團大獎。

根據佛得角電子版《周報》報道,這部征服了評審的電影,圍繞“世化相傳的貧窮、奴隸制度、家庭關係和無法割捨的愛”等主題,講述了兩個國家──佛得角與聖多美和普

林西比的動人故事。

 

以表揚移民散居所生的佛得角文化為目的,這個於上周末舉行的電影節,更將“佛得角歷史保護”的獎項授予由馬里奧.羅斯、德里克.羅斯和羅恩.巴爾沃薩執導的紀錄片《佛得角 1937》。

評審團更將“最佳紀錄片”頒予邁克.哥斯達的《傲為佛得角人 Proud To Be Cap- Verdean 》,“國際最佳長片”的榮譽則由希臘亞歷克西斯和佛得角豐塞卡.蘇亞雷斯的膠片電影《大眼睛的女孩The Girl of the Big Eyes》獲得,“國際最佳短片”為菲利克斯.安德拉德的《維德角咖啡Djar Fogo Cofee Spirit》。

這盛事不僅是為了選出非洲移民製作的電影,更為了表揚生長於美國土地的佛得角文化。美國導演蒂姆.里德介紹了與佛得角聯繫密切的人物、資深的和正冒起的青年電影人。

蘇志鵬

 

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Português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