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澳門與音樂產業的距離

澳門與音樂產業的距離

王美美

澳門原創流行音樂曝光的首選舞台—《澳廣視至愛新聽力》舉辦至今迎來第18屆,發展多年的澳門流行音樂市場仍不太成熟,只能算是剛剛起步。有扎根澳門多年的音樂人認為,雖然澳門有先天性市場小的的缺陷,但可借外鑑外地成功經驗,政府亦應階梯式扶助本地藝人及產業發展,而非繼續「好心做壞事」,亦有娛樂製作公司負責人表示,現時澳門市場並不重視音樂的價值。

澳門人對澳門歌手「無感」

為推動澳門原創音樂,澳廣視每年舉辦《至愛新聽力歌曲選舉》活動,澳門樂隊刃記自第七屆以《打Band仔》獲至愛歌曲奬後,連續多年參賽皆收穫驕人成績。刃記主音歌手百強坦言,樂隊經過多年發展,團員離離合合,各自成員的人生都走向下一個階段,現在暫別一些舞台。「樂隊去到內地、香港,總之你唱得好,那裡的歌迷都會好尊重和歡迎外地來的音樂人,即使是外地同一個舞台,觀眾是會更加期待你之後的表演。但澳門人不會因為是本地文化會特別去支持,亦因為街坊文化,藝人沒有神秘感,就會覺得澳門歌手技不如人,那位只是一個我認識的澳門人」。

他又認為,澳門傳媒應多面向關注了解及支持本地默默耕耘的藝人:「我們辛苦地做了很多工作和成績,但是澳門人自己沒有張開眼睛去看,反而就只是看着電視機,羨慕其他地方的文化和音樂。但就以我們樂隊來說,不知道為何在內地相對來說較為成功,歌迷非常熱情,如果澳門都是這樣就好了。」

百強

澳門流行音樂不被市場需要

澳門音樂產業協會副理事長梁健邦表示,有新人為搏取機會不介意無償演出,亦有主辦單位認為澳門藝人知名度低,不用花錢在歌手身上就最好。梁健邦表示,初初入行時為有機會演出,甚至不收分文:「活動主辦者會話給你機會,即無薪演出,好一點的就500元,亦有試過100、300元。」現在梁健邦自立門戶經營娛樂製作公司,業務包括歌曲製作,他稱市場對於音樂製作仍是以鬥低價的方式。「好多項目都是有預算,但卻沒有預算放在音樂製作上。」 

停止派糖式支持引外地經驗助發展

百強始終認為,澳門雖然人口小,不足以撐起整個音樂產業,但現在是時候引入外地成功經驗,逐步建立知名品牌活動推廣澳門音樂。「疫情下外地歌手難以來澳演出,而澳門現時已有一些大型專業舞台,博企政府企業應三方合作舉辦大型本地流行音樂節,集中整合資源部署推出品牌活動,其實現在是一個好機會讓眾多藝人在本地表演。」百強透露,正計劃與東海音樂節主辦方合作,將內地大型品牌戶外音樂節落戶澳門。

對於政府以單次項目形式支援業界的措施。百強表示政府的單次性援助歌手樂隊的工作應該要告一段落,「已經出了很多力及資源,再以同樣形式資助下去也是沒用。資助藝人出專輯,好多人都交到功課,但上面再沒有台階、沒有部署,歌手上不去、又下不來。」梁健邦亦認同政府資助專輯製作雖好,但長遠還是未能解決資金困難的問題。「政府的資助是Bonus,不能一心依靠政府資助養起,應該是要自己想方法生存。」

梁健邦

傳播澳門文化

「回想過去十幾年,內地、澳門、台灣、澳洲等大小演出,我們開始拿捏到如何與觀眾溝通,知道觀眾想要什麼,知道站在舞台的責任是什麼,你是在傳播文化,傳播歌曲的涵義,我們希望將這些經驗帶回來澳門。」百強表示,初時的他們,一股腦投入做音樂只是單純因為喜歡,到後來有人曾對他嘲諷調侃:「我真是覺得你們樂堅持,這麼多年都不願放棄,都不知道你在唱甚麼。」他亦思考與反問自己,是否仍要繼續做下去。「後來我找到答案,其實做澳門音樂,就是傳播一種澳門文化,我想告訴外面的人、澳門人知道,我們燃燒的青春,做主流世界以外的東西是有價值的,有些聲音仍然需要有人去發出,我們依然會在台上高舉手臂,高喊我們來自澳門。」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