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滋養我們的文學節

滋養我們的文學節

古步毅  Paulo Rego*

藝術本身並非慶祝。相反,它源於不安、疏離、現實的顛倒或表象……源於那種對存在的深刻認知所引發的永恆痛楚。這種心境,是創作的原動力,是一種苛刻而孤寂的痛楚,甚至對精神健康而言也帶有一絲危險。然而,文學節是一場集體的盛會。它向狹小的外部世界展現了內心世界的無限廣闊。「雋文不朽—澳門文學節」已來到第十四屆,一直以來令澳門閃耀,也啟發著我們每一個人。它是我們那份藝術幻想的核心,讓我們超越生命的局限。因此,它如同其他文化盛事一般,應得到的不僅僅是掌聲,而是要感受它,讓它成為我們的一部分,成為我們的生活。

正如文學節副總監左凱士(Carlos Morais José)所言:「慶祝文學,也是在慶祝我們的缺陷、反覆無常與空虛;正是這些促使我們在千萬種生命的縫隙間,大膽創造出新世界,並讓我們瞥見悲劇之美。」文學節總監白嘉度(Ricardo Pinto)一直致力將視覺藝術及表演藝術與文學連結,呈現出一個多元文化、多層面向的澳門。今屆文學節的攝影展策展人包偉鋒(João Miguel Barros)在一個WhatsApp群中,理智與感性並重地評論道:「在這樣的時代,唯有英雄才可在澳門創辦這樣的文學節!」這番話既真實又令人感慨。我相信,白嘉度千倍萬倍地寧願以其他方式負重前行,與參加者一起,打破常態的錯覺。這種自我、瘋狂、異想天開是追求不可能的明燈,但也令人心力交瘁,加重財務壓力,消磨意志。

在這樣的時代,唯有英雄才可在澳門創辦這樣的文學節!包偉鋒 今屆文學節的攝影展策展人。

疫情過後,預算限制猶存……為防有日自己也忘記,我再重覆自己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勇氣、遠見與使命感……無不值得喝采,但更重要的是讓生命延續、廣傳、參與,讓文學節顯得成熟。否則,當英雄疲憊欲退,揚言遠去時,假裝掉再多的眼淚也徒勞無用,只會令我們猶如孤兒,失去我們從未學會珍惜的一切。

這一點能套用到政府以及博企。他們是這些活動的支柱,而它們往往未能認清澳門文學節應得的真正價值與地位。同時,這也是一個契機,讓我們每個人重新思考自己和他人期盼怎樣的城市。許多人至今仍在奮鬥,其處境與澳門文學節一樣艱難——甚至更艱難,僅憑一腔熱誠不足以撐起靈魂之帆,駛向更廣闊的天地。

人性深處,往往輕視近在咫尺的事物,認為一切來得理所當然,毫不費工夫。我們常在覆水難收後才知道後悔莫及,任由本可振奮人心的事物失去生命力。我始終堅信,藝術的表達宛如公共討論,其價值遠超乎生產或展示的過程本身。因此我認為,這片讓我表達的空間,不是使用者的舞台,而是讀者思考的一方宇宙。我認為真正理解這一點的人寥寥無幾,因此我想與白嘉度分享我的內心感受:我感受到你帶給我們的那道光,那是我們共享的宇宙的一部分。在此,我向你致謝。

*《平台媒體》社長

Tags: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