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介紹一下這次的參賽作品嗎?
孫睿璞:我們這次方案名為「粵韻風華,戲說清平」,旨在對擁有豐富歷史文化背景的清平戲院周邊區域進行空間改造。通過對場地現狀的深入分析,我們確立了規劃目標,並從粵劇的四大表演手法——「唱、做、念、打」中汲取靈感,提煉出四大空間設計策略。通過這些策略以點帶面啟動當地街區,將清平戲院一帶打造成一個集文化、休閒、旅遊於一體的活力街區,讓粵劇文化在這裡煥發新的生命力。
– 為甚麼會參加這一次的比賽?
陳知宇:我們受到學院城市規劃與設計課程的啟發,對城市更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因此,我們希望利用這次競賽的機會將所學知識付諸實踐。此次比賽不僅能夠鍛煉我們的專業技能,還能讓我們更好地瞭解澳門。
– 為甚麼特別選擇那一區?對那區有何印象?
解博瑞:清平戲院一帶擁有豐富的歷史底蘊,然而,遊客往往難以從其表面景象中窺見往昔的繁華,這實在令人遺憾。通過我們多次線上線下調研,我們愈發感受到清平戲院一帶所蘊含的獨特魅力。該街區的空間特點在於其狹窄的街道,這個尺度的街區能夠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為我們帶來了豐富的想像空間。在歷史文化特點方面,粵劇的歷史文化貫穿著整條街道,為整片區域賦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氛圍。
我對它的印象是空間相對較為狹窄。周邊的商戶多為歷史悠久的小店,主要售賣特產和麵食等。然而,從空間特點來看,整個街區的立面呈現出一種灰調色彩,缺乏往昔的繁華氛圍。查閱歷史資料後,這種感覺更加明顯。
– 澳門現正推行舊區活化。你們認為舊區活化的哪些原則是比較重要?
孫:我認為可以基於我們的理念展開。受歷史因素和規劃政策的影響,澳門的歷史文化街區是比較窄的,並且很多地方是動不了的。具體到我們的四大設計理念中,比如「念」本指粵劇中演員朗誦的部分,在設計中引申為念白空間。我們的構想是在有限的土地範圍內能夠盡可能的為居民提供一個,街角空間和公園供其休憩和交流,這是其中一個點。除此之外,我們圍繞「做」這個策略進行深入設計,融入了一些現代性的元素,即我們常常說的VR和投影技術,旨在將現代的人和場景與片區歷史和粵劇文化進行互動。歸納原則的話,我們認為有三點:首先還是要以人為本,其次是要因地制宜,最後是要逐步落實。
「如果我們的方案可以得到政府的關注,甚至是去實施,那將是我們極大的榮幸。」
陳知宇
– 這次的得獎方案,你們覺得有機會落實嗎?
陳:首先我們是非常榮幸可以獲得這次主辦方評委們的認可,這個競賽我們認為是一個彙聚了這麼多靈感和理念的一個平台,所以如果我們的方案可以得到政府的關注,甚至是去實施,那將是我們極大的榮幸。
「民間共同參與的好處很直觀,就是能夠更加貼近我們居民的需求 」
孫睿璞
– 民間共同參與城市的規劃跟空間的營造,好處跟難點有哪一些?
孫:首先我們來說好處,很直觀,就是能夠更加貼近我們居民的需求,與此同時居民也可以通過積極參與的方式,來增強他們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責任感。這會使大家更能夠認識和瞭解所處片區,在規劃設計過程中的交流與合作也是彙集了不同學科背景和不同利益群體的意見建議,最終是為我們的城市規劃,舊區活化和街區營造提供了更多元的視角和方案。
關於難點,我們認為是有兩點,第一點是要綜合不同學科背景,不同利益群體的意見和訴求,這本身就是對規劃師的考驗與挑戰。怎麼讓大家順利愉快的溝通協調,我們規劃師又能扮演一個甚麼樣的角色,這個其實挺考驗規劃師智慧的。
第二點就是我們在去收集這些意見和建議的時候,也要保持客觀理性,各個群體的意見和建議本身就很複雜多元,甚至是充斥著矛盾的。我們在去梳理和總結資料的時候,要時刻保持自己的專業性,不要出現明確的情感偏向,不然會影響我們的規劃思路,進而影響下一步的規劃決策,這個過程本身也是一個難點,需要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不過,只要是能夠做出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方案出來,我們就會很開心。
「鼓勵居民和遊客積極參與城市規劃決策過程」
解博瑞
– 你們對澳門的空間營造或者是城市設計,參與規劃,有何想法?
解:澳門在城市設計和規劃方面應繼續推進城市規劃法的實施。通過詳細規劃,促進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從而在不斷完善的基礎上實現持續進步。在城市設計過程中,建議注重生態可持續發展,優化交通組織,提高城市功能的合理性和效率;在參與規劃方面,鼓勵居民和遊客積極參與城市規劃決策過程,使城市規劃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和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