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拉宮
第一個參觀的景點是布達拉宮。這裡是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也是在1950年西藏解放前,他行使政治和宗教權力的地方。布達拉宮高115米,雄偉壯觀,幾乎佔據了整個紅山。沒有任何其他建築可以挑戰它的高度,布達拉宮的重要性由此可見。
因此,當你到達宮殿的頂部向下俯瞰時,會看到下面的民居和建築四面環山,都向着菩薩居住的地方參拜,這就是布達拉宮的意義。抵達後,縱使不是因為來自中國各地的信徒或非信徒來此參拜,其宏偉和氣勢磅礴都十分引人注目。白色的牆壁斑駁並與紅粘土融為一體。這是因為油漆是由犛牛奶、蜂蜜和粘土製成的。為了保留這一傳統,每年雨季過後,宮殿壁畫都會重新粉飾。
大昭寺和巴廓街
寺建於公元647年,在藏王松贊干布娶了尼泊爾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後建造。這座寺廟就是為了紀念和安置兩位公主帶來的佛經和佛像而建造的。一系列的擴建工程使今天的大昭寺別具規模。殿內的壁畫描述了文成公主抵達西藏和修建寺廟的過程。周圍是被譽為「拉薩心臟」的八廓街。它原本是圍繞大昭寺的「聖路」,但後來逐漸發展並獲得了新的含義。這條環形路全長1000米,有35條大街小巷。傳統的外觀保留了這座城市古老的生活面貌,是一次真正的時光之旅。虔誠的朝聖者手持轉經筒或誦唸佛教經文,沿著順時針方向行走。街道兩旁的幾家商店陳列著西藏,以及尼泊爾、不丹等鄰國特有的傳統服飾、書畫和手工藝品。
羅布林卡公園
羅布林卡是一座園林,建於1755年,藏語意為「寶藏花園」。自達賴喇嘛七世以來,這裡一直用於行政事務、儀式和活動慶典。每年3月達賴喇嘛移居此地,直到10月底才返回布達拉宮。因此,羅布林卡被稱為「夏宮」,而布達拉宮被稱為「冬宮」。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必須在這裡學習佛經,直至他達到成為新一代達賴喇嘛的年齡為止。代表團的導遊透露,布達拉宮夏季時相當炎熱,羅布林卡是作避暑之用。
西藏國際博覽會
第五屆中國西藏旅遊文化國際博覽會15日開幕,有數千人參加開幕禮。西藏旨在透過博覽會振興經濟,開放長期以來外國人幾乎禁足的邊境。博覽會首日接待訪客12萬人次,其中包括澳門記者代表團在內的124個代表。博覽會共有1,400家企業參展,其中64家為外資企業,在線展示了200多種產品。應西藏政府邀請,尼泊爾、蒙古、韓國等國政府官員參觀了本屆博覽會,西藏正在利用此機會努力推動本土產品走向國際化。旅遊方面,博覽會上簽署了七項戰略協議。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任維在閉幕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希望我們能協助推動西藏全球化」。
《澳門平台》應澳門中聯辦邀請訪問西藏自治區。其中一站是首府拉薩。記者在那裡接觸到西藏的文化與歷史,以及了解到西藏為促進旅遊業和靈活通關而作出的努力。
澳門葡英傳媒記者代表團於6月14日至20日前往西藏,重點參觀了旅遊景點,同時也參觀了學術機構、藏醫醫院和博物館。
抵達拉薩貢嘎機場後,「高原反應」或「高山症」首先給代表團帶來巨大挑戰。顧名思義,當在一定的海拔高度時,由於氧氣不足,身體會出現「高原反應」。身體機能開始過度補償氧氣…然後出現頭痛(我也是受害者之一)、疲倦、噁心,更嚴重的會出現缺氧。通常身體會在一兩天內適應,但對於比較難適應「高山症」的人來說,使用氧氣瓶是許多遊客用來解決此問題的方法。對於當地人來說,缺氧並不是日常問題,但低濃度的氧氣卻會帶來長期後果。根據國家衛健委的數據,西藏的平均預期壽命為68歲,而中國全國的人均預期壽命在2021年已增加至78.2歲,當中差距甚大。為了抵消缺氧帶來的不幸,西藏的退休年齡大大提前:女性45歲,男性55歲。
不過,不論誰敢踏上此行,這裡的文化和風景都一定能彌補這一點。
布達拉宮
第一個參觀的景點是布達拉宮。這裡是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也是在1950年西藏解放前,他行使政治和宗教權力的地方。布達拉宮高115米,雄偉壯觀,幾乎佔據了整個紅山。沒有任何其他建築可以挑戰它的高度,布達拉宮的重要性由此可見。
因此,當你到達宮殿的頂部向下俯瞰時,會看到下面的民居和建築四面環山,都向着菩薩居住的地方參拜,這就是布達拉宮的意義。抵達後,縱使不是因為來自中國各地的信徒或非信徒來此參拜,其宏偉和氣勢磅礴都十分引人注目。白色的牆壁斑駁並與紅粘土融為一體。這是因為油漆是由犛牛奶、蜂蜜和粘土製成的。為了保留這一傳統,每年雨季過後,宮殿壁畫都會重新粉飾。
大昭寺和巴廓街
寺建於公元647年,在藏王松贊干布娶了尼泊爾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後建造。這座寺廟就是為了紀念和安置兩位公主帶來的佛經和佛像而建造的。一系列的擴建工程使今天的大昭寺別具規模。殿內的壁畫描述了文成公主抵達西藏和修建寺廟的過程。周圍是被譽為「拉薩心臟」的八廓街。它原本是圍繞大昭寺的「聖路」,但後來逐漸發展並獲得了新的含義。這條環形路全長1000米,有35條大街小巷。傳統的外觀保留了這座城市古老的生活面貌,是一次真正的時光之旅。虔誠的朝聖者手持轉經筒或誦唸佛教經文,沿著順時針方向行走。街道兩旁的幾家商店陳列著西藏,以及尼泊爾、不丹等鄰國特有的傳統服飾、書畫和手工藝品。
羅布林卡公園
羅布林卡是一座園林,建於1755年,藏語意為「寶藏花園」。自達賴喇嘛七世以來,這裡一直用於行政事務、儀式和活動慶典。每年3月達賴喇嘛移居此地,直到10月底才返回布達拉宮。因此,羅布林卡被稱為「夏宮」,而布達拉宮被稱為「冬宮」。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必須在這裡學習佛經,直至他達到成為新一代達賴喇嘛的年齡為止。代表團的導遊透露,布達拉宮夏季時相當炎熱,羅布林卡是作避暑之用。
西藏國際博覽會
第五屆中國西藏旅遊文化國際博覽會15日開幕,有數千人參加開幕禮。西藏旨在透過博覽會振興經濟,開放長期以來外國人幾乎禁足的邊境。博覽會首日接待訪客12萬人次,其中包括澳門記者代表團在內的124個代表。博覽會共有1,400家企業參展,其中64家為外資企業,在線展示了200多種產品。應西藏政府邀請,尼泊爾、蒙古、韓國等國政府官員參觀了本屆博覽會,西藏正在利用此機會努力推動本土產品走向國際化。旅遊方面,博覽會上簽署了七項戰略協議。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任維在閉幕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希望我們能協助推動西藏全球化」。
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Portuguê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