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本週,數千人在中國中部長沙市向科學家袁隆平告別,他以研發第一個雜交水稻品種而聞名。袁隆平於上週六去世,享年90歲。
中央電視台採訪一名參加送別儀式的女士表示:「我們從很遠的地方來告別,我和兒子一起來是為了讓他知道袁隆平有多重要。」
《中國日報》採訪另一位人士,他稱:「在中國和世界許多地方,多虧了他,人們才可以吃飽飯。」
20世紀70年代,高產雜交水稻的研發使亞洲和非洲的收成大幅增加。袁隆平因而成為英雄,據估計,他的成果養活了7,000多萬人。
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袁隆平死於多重器官衰竭。
袁隆平對中國的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和全球糧食產量增長的貢獻,獲得中國最高榮譽2019年共和國勳章。如果採用相同的移植技術,肥料和水,雜交水稻品種每英畝的產量通常比非雜交水稻品種高20%至30%。
產量的大幅增加使飢餓成為大多數稻米生產國的遙遠記憶。
中國幾乎佔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但其耕地面積不超過其總面積的13.5%。
2020年的數據顯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生產國,產量為2.11億噸;其次是印度,為1.58億噸;其後是印度尼西亞的7,700萬噸。亞洲是世界十大稻米生產國中的九個的故鄉, 唯一的例外是巴西,該國排在菲律賓和巴基斯坦之間,排名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