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明愛與澳門大學合作推出專為外勞提供精神支援的手機應用程式。明愛總幹事潘志明表示,自新冠疫情以來,求助個案明顯上升。學者亦提醒,有必要打破對心理健康的忌諱。至於外地僱員權益會主席則認為此應用程式幫助有限。
推出該應用程式旨在將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精神支援計劃伸延至澳門,讓有需要人士得到接受護理的機會。在澳門,由於外地僱員缺乏財政資源和衛生護理的權利,他們是最關注這一應用程式的群體。程式名為「Kumusta,Kabayan」(意譯為「朋友,你好嗎?」)。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心理學系Andrian Liem博士表示:「我們希望以非本地僱員為世衛項目的對象,應用程式先從菲語版本開展。」
外地僱員權益會主席Nedie Taberdo表示:「不是一張問卷就能了解非本地僱員正面對的問題。」
Andrian Liem表示,該應用程式無法取代和提供心理諮詢服務。他稱,若發現問題,團隊會建議有關人士到澳門衛生服務或支援機構尋求協助。
但Nedie Taberdo試用應用程式後的結果,與前文所指的略為不同。在回答應用程式的問題後,屏幕彈出了一條英文信息:「感謝填寫問卷。閣下的答案表明,現階段暫未符合成為項目對象。如果閣下擔心目前自身的情況,可尋求醫生或其他支援方式。照顧好自己。項目團隊感謝閣下對本項目的關注和時間。」
對Nedie Taberdo來說,真正的幫助其實很明確:「更好的工作條件,包括更好的薪酬、福利、每日工時不超過10小時和醫療保險。這些才真的能保障所有非本地僱員的精神健康。」她又提到還應「消除歧視」。
但在澳門,非本地僱員只能互相團結依靠。「外地僱員是本地機構和領事館在最後、最後才想起的人,更不會對我們提供特別援助」,「幸好我們彼此間互相幫助,加上一些非政府組織的支援,我們才得以在這特殊時期度過難關。疫情似乎會持續到一至兩年」。
「朋友,你好嗎?」
要使用這一應用程式,首先要有一台智能手機。下載後,要回答屏幕上顯示的問題。程式「朋友,你好嗎?」內設多個不同角色和按不同文化而定的場景,每節約30分鐘,當中會要求使用者解決問題或做活動。目前,預期會有35萬名菲籍人士參與,但主辦方期望可將範圍擴大,並希望在有關研究後,檢視對外地僱員的支援提出建議。
Andrian Liem表示,雖然未有關於澳門非本地僱員心理狀況的數據,但相信與其他地方的外地僱員遇到的困難類似,如工作意外、因工受傷、難以獲得醫療護理和無法融入社會。他續說:「在疫情期間和疫後,出現了很多新的問題,例如飯碗不保,只能在家鄉找工作然後回國。」
將心比己
今年2月至7月,澳門明愛共收到290名非本地居民求助。其中89人失業,並無法返回原居地;31人懷孕或剛分娩。但數字或與真實情況有差距,潘志明強調:「仍有很多人需要幫助。」
潘志明補充,除了憂鬱外,部分外勞亦飽受失眠和焦慮影響,現在還多了一個問題。「40%的求助個案都涉及財務困難,新冠疫情爆發前這並不是主因。」
Nedie Taberdo認為,疫情加劇了本就存在的工時過長和低人工的問題,但問題不止於此。「有些外勞被解僱,又或被逼放無薪假。也有些家傭雖然不是失業,但休息時間亦只能留在僱主家中,為了免費住宿,生活條件很不理想,只能睡沙發和沒什麼食物。」
潘志明強調,心理問題是一個很重要的社會問題,不論有關人士是否本地人:「一位情緒不穩定的外地僱員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好事。精神健康在澳門不是一個很廣泛的議題,相關免費治療有條件伸延至更多人。」
一般衛生護理對本地居民而言,是免費或很便宜,但由於外地僱員不受政策覆蓋,令他們不會主動尋求醫療協助。Nedie Taberdo指出,很多外勞受憂鬱困擾。只有在朋友和教堂,才能找到他們在社會上找不到的幫助。
新冠疫情所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衝撃澳門。自年初疫情爆發以來,澳門幾乎一直封關。潘志明指出,因外地僱員並非社會大眾所關注的一群,預期將有更多外僱失業。他呼籲:「外僱也是人。」
勞工局在7月底時宣佈,為保障本地人優先就業,會削減企業的外勞名額。被問到對勞工局立場的意見時,潘志明說不知悉有關事宜。他說,明白本地人應是首要關注的群體,但非本地人同樣應受關懷。「關注應以幫助為先,而不以國籍為先。現在是一個特殊時期。」
他說,澳門明愛用超過10萬元,為有需要外僱購置日常生活用品和食品,但由於財力有限,機構亦要用盡其他辦法。「有些晚上,我們會去麵包店收集賣剩的麵包,之後再派給他們。」
《澳門平台》嘗試聯絡菲律賓領事館,惟至截稿前仍未收到回覆。據領事館資料顯示,自疫情初期,向近800名身處澳門的失業菲籍人士提供資金援助;超過600人回國,當中近400人為外僱。政府的資料則顯示,自1月起,已有逾一萬名非本地僱員離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