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貝魯特港大爆炸越洋專訪 : 風雨飄搖中的黎巴嫩

貝魯特港大爆炸越洋專訪 : 風雨飄搖中的黎巴嫩

李凱欣

黎巴嫩主要港口貝魯特大爆炸造成逾150死亡,6000人受傷,30萬人無家可歸。當局估計出事原因是由於2750噸硝酸銨沒有任何安全措施下,在港口儲存長達6年,當地海關六度要求轉運不果。

Rowan(蘇志寬)來自蘇格蘭 ,任職物流顧問的駐外人員,他移居貝魯特七個月,爆炸當日(8月4日)身處距離爆炸現場約2公里的住所,他接受《澳門平台》訪問,憶述與死神擦身而過的經歷。

當時他正躺在床上用手機聊天,悠閒的傍晚被突如其來的巨響瞬間劃破,先是大地撼動然後整座建築物強烈搖晃,當時他下意識地以為是地震打算逃離公寓,匆忙之際想到可能是來自以色列的炸彈襲擊,忽然,走到門口的一剎露台的玻璃幕門即時爆開跌落他剛才躺在的位置上。直至當他後來把那塊倒在床上的玻璃移走的一剎,他才意識到如果那塊玻璃砸在身上,他肯定會死掉。

爆炸後住宅大樓無一完整

蘇志寬表示:「其實我的家和爆炸現場隔著一個山丘,但是衝擊波的威力還是很巨大,我的公寓是背向港口的單位,另外一邊面向港口的單位卻全然天花倒塌。」

事發後天空飄浮著粉紅色的煙雲,街上擠滿當地居民,大家都嘗試用電話聯絡親友,一時之間線路非常繁忙,一名嘗試問他借電話的女士因聯絡不上丈夫顯得非常恐慌。

他的鄰居形容:「這是黎巴嫩,這些事情我們每隔幾年就會經歷一次,如果有甚麼需要可以隨時來找我,我就住在那裡。」長達15年的黎巴嫩內戰1990年才結束,戰火和襲擊對當地居民完全不陌生。然而,貝魯特已經很長的時間沒有發生過這樣的炸彈襲擊。

當時更一度傳出,城市還有其他地方及機場發生爆炸,無人確實知道到底發生麼。直至十分鐘後,當地電台傳來貝魯特港口發生爆炸的消息。

之後的24小時,真相在各大外媒中逐步呈現,伴隨著的還有通宵連綿不絶的救護車鳴響聲。

他批評:「法國總統馬克龍在4日凌晨2點在巴黎調配支援黎巴嫩的物資,黎巴嫩首相卻需要14小時後才發表講話,2750噸硝酸銨沒有任何安全措施在貝魯特最繁忙的地區儲存長達6年,任何社會都不能接受的事。」

貝魯特城一夜無眠。

並不是所有人都如蘇志寬幸運。他的一位朋友仍然在失踪,社交媒體及whatapps 群組成為尋找失聯人士的主要平台。他的另一位同事在爆炸發生時剛好在港口區域位置,爆炸的瞬間車上玻璃完全爆開,更親眼目睹現場如人間煉獄,周圍發現斷手斷頭的殘肢,當時大家都驚呆了,他們接濟一些受傷清醒的途人上車,沿著滿佈巨型碎片及瓦礫的道路,離開現場。

然而這些零碎的片段, 只是整場爆炸事故的冰山一角,血淋淋的真相有待併湊重組,貨幣瘋狂貶值、斷電 : 大爆炸前已風雨飄搖的黎巴嫩 ,這一次貝魯特港口驚天大爆炸,更炸出國際輿論的新缺口。

大爆炸前的停電及貨幣危機,已經讓黎巴嫩這個地中海小國陷入崩潰邊緣。近數月以來貝魯特的電力供應嚴重短缺,首都部份地區每天停電超過20小時,黑暗中燃起燭光生活已漸漸成為當地居民的生活新常態。進口的燃油供應不穩觸發大規模停電,疲弱的經濟危機令恢復燃油供應的計劃寸步難行。

大規模的停電使到市面無法正常運作,首都貝魯特的馬路也由於交通燈停止運作而漆黑一片,黎巴嫩的醫院及新型冠狀病毒治療中心更需關閉部份手術室及空調。

蘇志寬表示:「我的公司建議同事居家辦公,以節省電力,有時辦公大樓的發電機也可能會不勝負荷。」

民生當然讓問題讓當地民眾苦不堪言,然而經濟,才是黎巴嫩要面對最大的危機。過去三十年,黎巴嫩磅和美金都是以1美元兌1500掛勾,自從美國凱撒法案生效後,黎巴嫩磅瘋狂貶值80%,這個國家80%的糧食都是入口貨品,需要大量外幣卻同時面對一連串的制裁造成連鎖效應,貨幣危機加上國家無力償還外債,完全是一個死循環。貨幣大覆貶值後真實的價值變成1美元兌8000鎊。一個月薪900美元的士兵,今天卻變成了150美元。

貨幣瘋狂貶值後民眾卻要同時面對物價颷升。一瓶由意大利進口的Barilla羅勒松子醬,在七個月前只是7500鎊,今天已是25,000鎊,升幅是三倍多。

黑市兌換大行其道卻僅限以美元交易,然而在這個國家目前要提出美元已經極度困難,除非從境外直接把美金携帶入境,否則即使在滙款公司Western Union(西聯匯款)及 Moneygramm,能夠出來的都是不再值錢的黎巴嫩磅。政府已經凍結所有國民的外幣戶口,僅限每個月有限度的提取少量現金,而且在銀行提取的是只能是早已不值一文的黎巴嫩鎊,銀行卻仍以原有的官方兌率來交易。

蘇志寬稱:「在去年秋天仍可以在提款機提取現金,現在國家已經凍結所有國民的外幣戶口,我一位來自沙地阿拉伯的朋友,在黎巴嫩工作多年,在當地銀行的戶口有一筆美元為數不少的存款,卻無法任意提取,可能每個月只能提取數百美元,而且相當不划算。」

貝魯特近年早已是一個偏離常態的社會。很多店鋪因新冠肺炎倒閉,現在更是雪上加霜。如此民不聊生的社會,對政府的不滿已經達臨界點。

本來已經已瀕崩潰的黎巴嫩,一場因人禍而起的大爆炸把社會推向更絶望邊緣。

貝魯特港大爆炸後的糧食危機

蘇志寬在歐洲和澳洲從事物流業顧問多年,在事故發生後最大的疑問是 : 現在主要的港口不能如常運作,食糧及醫療物資如何進來?
他稱,被炸毀的貝魯特港(Port of Beirut)不僅是黎巴嫩的主要港口,還是地中海東部最繁忙港口之一。由於黎巴嫩幾乎所有貨品都是進口,包括80-85%的糧食,一個私人糧倉及醫療物資倉庫在事故中夷為平地。雖然還有另外一個有2個泊位的的黎波里港(Port of Tripoli) ,但是對比起有 16個泊位的貝魯特港,吞吐量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黎巴嫩政府早已表明餘下已儲備的糧食僅應付約一個月。

一些貝魯特居民暫時搬去別的城市投靠親戚,當地不少外駐人員已經計劃回國,對蘇志寬而言, 這場大爆炸對於如何改變他的生活仍言之尚早,他認為他只是個過客,住在這裡的人卻無法逃離這個殘局,他感嘆這裡的人縱然經歷戰火,卻總是非常熱情和善良。
混亂才是常態,活下去,便要學懂如何從黑暗中尋找光明,其實這裡的黎巴嫩人一早習慣。

「只是, 從前物價再飛漲,貨幣再貶值,生活再絶望至少這裡仍有瓦遮頭,現在這裡的人卻連家也沒有了。 」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