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總統府週三(5日)宣布,總統米萊已指示外長啟動退出世衛程序。總統府發言人表示:「阿根廷不再允許一個國際組織干預國家主權,尤其在健康領域。」
阿根廷當局稱,退出世衛組織的主要理由之一是新冠疫情期間,前任費爾南德斯政府領導的抗疫行動導致阿根廷陷入人類歷史上最長的禁閉,並批評世衛組織缺乏獨立性,受到某些國家政治影響。
阿根廷是新冠疫情受侵襲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疫情期間該國實施了長達五個月的嚴格隔離政策,導致13萬人死亡。米萊在擔任總統之前就多次批評政府應對大流行的措施,尤其是限制措施。
總統府認為世衛組織的方案行不通,因為它們是政治影響的結果,而非基於科學基礎。阿根廷呼籲重新思考那些由所有人資助的超國家機構,這些機構已不再能實現其創建時的目標,而是致力於國際政治。
發言人稱,此次退出將使阿根廷「更靈活地執行符合阿根廷國情和利益的政策,獲得更多資源,並重申我們在健康方面邁向主權國家的道路」。
阿根廷是在美國退出世衛組織之後宣布退出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1月底重返白宮後立即簽署了一項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的行政命令。
米萊自2023年12月上任以來,曾多次表現出他在意識形態和個人方面與美國總統的親密關係,並認為美國總統是他的主要天然盟友。美國的退出將於2026年1月底生效,而世衛組織對此表示遺憾,並希望美國“重新考慮”。
此外,阿根廷的這一決定也為其作為《巴黎氣候協定》成員國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特朗普在重新上任的第一天就宣布美國退出該協定,而米萊與特朗普一樣,都是著名的氣候懷疑論者,他曾多次表示,認為氣候變化是一個「周期」,而非「人類的責任」。
阿根廷外交部長赫拉爾多·韋爾泰因曾在去年11月表示,阿根廷正在「重新評估其立場」和「在所有氣候變化相關問題上的策略」,但當時政府尚未做出退出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