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澳門回歸祖國後高速發展

澳門回歸祖國後高速發展

「一國兩制」是指國家主體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而特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在這制度下,澳門經濟飛速發展。區偉時、田達德、申大德這幾位對本地有重要貢獻的外國人接受新華社專訪時,以外來者的角度闡述了澳門未來的潛力將更大,認為澳門回歸25年來發展向好,

新華社 Xinhua

現任澳門大西洋銀行行政總裁區偉時於1993年首次來澳度假時,立即深深這座小城吸引着。當時澳門仍由葡萄牙管治。他表示,「那時澳門的社會環境非常簡樸,人很友善」,但當時的澳門現代基礎設施不足。

6年前,當他定居澳門時,澳門特區已成立近20年。在區偉時看來,澳門的改變相當大:「我看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規劃和執行,以及專業水平上的飛躍」。他坦言,澳門的基建發展和對外國人開放友好的氣氛,令人也印象特別深刻。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澳門有超過176,000名外僱,按年增加20,000人,主要來自中國內地、東南亞和葡語國家。澳門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同時是葡中工商會澳門分會主席的區偉時亦指出,澳門的文化融合、美食和餐廳的多元化令人讚嘆。

在「一國兩制」下,澳門在過去25年的轉變非常顯著,既保持了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又是社會主義中國的一部分。區偉時向新華社表示,他相信「一國兩制」是澳門成功的關鍵:「這項政策為本澳提供了一致性,使企業可以在熟悉的規則下營運。」他又表示,確定性對推動澳門的經濟增長至關重要。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區偉時對未來感到樂觀。他經常鼓勵外國投資者視澳門為通往內地的門戶:「澳門可能很小,但大灣區的潛力巨大,所以我從不談澳門只有70萬人口。」

澳門大學副教授申大德表示,澳門「現時在世界的名聲,是25年前沒有的。」對於澳門的改變,他與區偉時的觀點相似。「以前很少人知道澳門在哪裡,而且很多人將澳門和犯罪聯想在一起。現在,這形像已大大改變。」

申大德於2012年加入澳大。他憶述,當時他仍在氹仔舊校址上課。後來他搬到橫琴校區,初期校園內仍人煙稀少,但後來迅速增長。「現在橫琴校區滿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老師和工作人員。」他對澳門學術排名的上升尤其驕傲。澳門大學現時是全球排名200名內的大學,顯示澳門的學術聲譽在全球有所上升。

申大德又強調澳門文化的發展。他表示,雖然澳門曾被譽為「東方的拉斯維加斯」,但現在澳門亦有高品質的教育、多元化的娛樂和豐富的美食。

盛世集團董事局主席及行政總裁田達德接受新華社訪問時亦表示,「澳門回歸祖國前,很少國際投資者對澳門感興趣,但回歸後各個方面都快速發展。澳門政府的努力和經濟的開放使澳門迎來巨大的改變。」

在田達德看來,「一國兩制」不只是盛世集團立足葡萄牙和中國的關鍵,更「提供了快速靈活的方式,創造出充滿成長機會的環境。」

澳門被列為全球最富有的地方之一,2023年的本地人均生產總值達到70,000美元,是1999年的4倍。展望未來,田達德對澳門的潛力充滿熱情,尤其是在新科技等領域的人工智能。

澳門特區政府正致力推行經濟適度多元,將澳門打造成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同時發展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產業。2023年,政府跟進了約十項與科學技術研究相關領域的投資計劃,並支持了多個項目,相關研究最終在商業化方面取得了成果。

田達德總結指,「有澳門政府的支持和經濟蓬勃發展,澳門擁有無限的潛力。」

*經《澳門平台》編輯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