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2023年底,華年達成為澳門葡文學校基金會及校董會主席。他接替了擔任此職25年的Roberto Carneiro,並任命來自東帝汶帝力葡文學校的陶家肇為董事會成員,但其「蜜月期」只維持了數月。
今年5月,有關更換教學人員的決定引發了一場「公開大戰」,家長和教師公開批評和指責校董會。葡萄牙駐澳門及香港總領事雷德生及葡僑委員會成員的介入,亦引起爭議。最後,葡教育、科學及創新部也發表聲明,削弱了對澳門葡文學校管理層的信心。
澳門葡文學校家長會會長斐力栢在接受本報訪問時承認,「這一年確是比預期煩惱得多,家長會也感受困擾」。
斐力栢指出,由於學校的程序和管理長期以來都沒有改變,因此「任何改變都一定會遇到各種阻力」。「就基金會而言,主要的關注點似乎是該機構的財務健康,並已努力在不增加學費的情況下,讓學校的財務走上穩定且符合法律規定的軌道。」
至於管理階層,他們分析了服務的分配和學校的需求,並嘗試實施改變,但根據斐力栢的說法,「由於種種原因,包括一些缺乏溝通和『無心』,並沒有完全達到目的」。例如,斐力栢強調,「家長會長期以來都表示反對不斷增加學生人數的政策」。
這些設施「無法容納目前的學生人數,甚至要在無法提供優質學習條件的空間中設立教室」。這些設施需要改建,興建更多教室,並改善現有教室和實驗室的條件。他總結:「這些改善有助安排上課時間表。」
深切不滿
「填補5個教師空缺開考又延遲在8月才開始,令人質疑管理階層的規劃。」
匿名家長
《澳門平台》聯繫到的家長都對華年達和陶家肇的領導表示「極度不滿」。對於一位有兩名子女在葡文學校就讀的學生家長而言,目前該校管理階層的表現「缺乏協調與組織,簡直令人震驚」,並造成「負面的教育環境,影響學生的表現」。
這位要求匿名受訪的家長指現時「上課時間表雜亂無章」,「經常在沒有預先通知的情況下更改」,又批評管理階層「缺乏溝通」。最後,她感嘆學校運作的「重要決策或變更都不通知家長」。「當我們嘗試尋求澄清時,答案卻含糊不清或根本不存在,這造成了不信任和普遍不滿的氣氛」。她批評,自開學以來,由於缺乏教師,「導致課程計劃延誤,學生幾個星期都沒有課上」。
另一位同樣要求匿名的家長譴責代課老師「沒有足夠的資格」,而且「對教學大綱所知甚少」。她又認為本學年教師不足的情況「甚至比疫情時更嚴重」。填補5個教師空缺開考又延遲「在8月才開始」,令人質疑管理階層的規劃,「特別是考慮到自5月起就知道敎師合約要終止」。「此外,分配給升學考試班級(如九年級、十一年級和十二年級)的教師不足,令人擔憂,因為準備考試對學生的未來至關重要」。
這位母親也指出,「知道葡萄牙對新教師的發牌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教師的空缺「應該由同學科的其他教師填補」,可以是學校的教師,也可以是來自澳門的其他有能力的專業人士。她總結:「我們需要一個更靈活、更有效率的解決方案,讓學生利益不致受損。」
也有家長對聘用教師時「可能存在的偏袒」表示擔憂,認為決策「受到個人關係而非績效標準的影響」。一位家長表示,如果這點屬實,「這是不可接受的行為」,要求「行政管理要有透明度、穩定性和尊重」。最後,他強調,「我們孩子的未來不能因為管理不善而受到威脅」。
欠缺教師
「目前,校董會的優先工作之一是與教職員建立良好關係,這樣才不會互不信任。」
葡文學校家長會主席 斐力栢
在許多教師離職之後,家長會提出的其中一個關鍵點正是「教學人員的質素」。雖然已替補了一些教師,但至少仍欠缺有一名數學教師和一名物理及化學教師,因為他們尚未獲得葡萄牙教育部的授權。
斐力栢也指出,有些正在任教的教師之前獲簽定期合約,「危及教學的延續性」,令教師和學生「感到不安」。他總結:「目前,校董會的優先工作之一是與教職員建立良好關係,這樣才不會互不信任。」
衝突持續,家長會已致函葡萄牙總統德索薩,要求他介入「解決因葡教育部拒絕向教師發出在澳任教的特別許可證而造成的僵局」。家長會亦在信中表示,曾嘗試但「未能成功」聯絡教育部長Fernando Alexandre,以「闡述有關決定並沒有考慮到海外葡文學校的情況,尤其是澳門葡文學校,因為這些學校在當地沒有合資格的教師以葡語授課」。
至於教職員方面,斐力栢則表示,儘管流言四起,但新教師已展現出「良好的科學與教學質素」,因此他們的加入「必將有助改善澳門葡文學校的教學」。他又讚揚一些已經實施的改善措施,例如在中午時間開放秘書處,以及將採購書籍程序現代化,今年的採購程序不再像過去那樣一再延誤。
關於溝通問題,一直是「死穴」,斐力栢讚揚學校設立了一個專門的部門,改善向家長傳達訊息的工作。他強調,新校董會「一直願意接受家長會的請求」,並「採納家長會建議的解決方案」。儘管對行政管理提出批評,他仍認為「學校所做的選擇應有助於改善教學品質與學生福祉」。
《澳門平台》嘗試聯絡葡文學校校長陶家肇和基金會主席華年達,但在本刊截稿時,兩人均沒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