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委員會副主席、文化局局長梁惠敏表示,文化局正與公共建設局以及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合作,對大三巴牌坊安裝避雷裝置的可行性展開深入研究。她向委員會介紹了初步方案,強調這兩個方案仍需進一步完善和優化,接下來將挑選其中一個作為最終方案,隨後制定施工計劃,並確定具體的工期和預算。
這兩個方案均屬被動式系統,其共同特點是不對大三巴本體進行破壞,裝置為可逆式設計,並以隱蔽的方式進行安裝,公眾難以察覺。梁惠敏重申,這些方案經過充分論證,對大三巴的景觀影響最小,已獲文化局、公建局及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的一致認可。
文化遺產委員會委員胡祖杰在總結會議意見時指出,委員們普遍希望能盡快安裝避雷裝置,以進一步保護大三巴牌坊的結構,減少因惡劣天氣而可能帶來的損害。
會議探討文化遺產保護進展
文化遺產委員會於週五(8日)上午在文化中心舉行了本年度第五次全體會議,由社會文化司司長兼文遺委員會主席歐陽瑜主持。會上,文化局代表就《文化遺產保護法》實施後的整體保護工作進行了報告,並介紹了大三巴避雷裝置的初步方案、澳門故宮文遺保護中心的建設進度,並就如何行使不動產優先權徵詢了委員會意見。
梁惠敏在會上強調,自《文化遺產保護法》於2014年實施以來,政府致力於建立健全的文遺保護體系,將保護範圍擴展至非物質文化遺產、動產以及古樹名木等領域。透過成立文化遺產委員會、制定文物建築普查機制和建立非物質遺產名錄等措施,政府進一步鞏固了澳門的文化多元性。
社會參與和數字化推廣
政府同時推動社會參與文化遺產保護,加強青少年教育和社區推廣活動,培養文物修復專才,並促進歷史建築的活化利用,將其改造成社區圖書館、展覽場地及文化活動空間。此外,梁惠敏透露,政府將善用數字技術,推動澳門世界遺產的創新體驗,進一步提升文化資源的社會效益。
今年,文化局計劃啟動首批具文化價值動產的評定工作,並就新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開公開諮詢,持續豐富澳門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為未來的文化傳承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