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工務局週三向城市規劃委員會介紹了新《青洲都市化整治計劃》。計劃中的居住人口目標從27,000人調低至13,000人,共規劃44幅地段,總用地面積保持不變,為238,000平方米。工務局副局長麥達堯表示,與2010年的規劃相比,青洲山保育面積增加了兩倍多,綠化面積擴大,人口密度降低,進一步優化青洲的居住環境。
最新的青洲都市化整治計劃指出,為配合城市發展並依據《城市總體規劃》,根據《土地法》和《文化遺產保護法》的要求,將青洲山不可都市化的範圍進一步擴大。規劃區北至青洲河邊馬路,南至筷子基北灣,西至跨境工業區,東至青洲新馬路及青洲大馬路。
2010年的整治計劃將青洲劃為52幅發展地段,規劃人口達27,000人。最新的整治計劃將居住人口調整至13,000人,當中H2類居住用地有26幅,約佔總地段的21%。區域北部新增康體及市政設施,南部設置商業、文化及康體等設施,形成區域內的文化活力節點。總建築面積預計超過610,000平方米,比原有規劃減少41%。根據城市設計研究方案,裙樓主要用作商業辦公,塔樓主要作為住宅用途。
整治計劃確定筷子基北灣望向青洲山的核心視廊範圍,視廊寬約80米,能看到完整的青洲避靜院建築。在核心視廊內,樓宇的最大許可高度分別為海拔15米、13米及11米。考慮到區內現有建設狀況,建議確定景觀視域範圍,以保持青洲山三分之一山體與筷子基北灣的視線聯繫。青洲山南側受視域影響的各地段最大許可高度呈北高南低的階梯狀分佈,海拔高度介於18米至27米之間。青洲山約40,000平方米的土地被劃定為生態保育核心區。
工務局城市規劃廳長梁耀鴻指出,青洲山將被列為不可都市化和生態保護區,沒有安排開放山體供公眾使用,建設棧道存在困難。為保護青洲山周邊的環境和景觀,區內樓宇限高基準為50米,地積比率基準為8倍。針對委員提出增加學校用地的建議,梁耀鴻表示當局會積極考慮,已預留獨立的公用設施用地,但暫無具體安排。
工業用地用途調整為商業和旅遊
新修訂的整治計劃提出,區內工業用地將調整為非工業用途,建議改為商業或旅遊娛樂用途。有委員關注工業用地改建的時間表,梁耀鴻表示,政府不會強制要求即時改建,也不會勒令遷出。目前區內仍有數幅工業用地,未來重建時須依規劃轉為商業用地。
另外,整治計劃結合綠地空間及路側行人道,通過步行道、行人天橋及地面步行廊道等方式,形成便捷的立體慢行系統,連接區內主要公用設施及綠地或公共開放空間。梁耀鴻表示,青洲塘的用地未來將維持,並在保留碼頭的同時,與海事局達成共識,未來將撥出部分空間連接周邊的慢行步行系統。